春日登楼遇雨

忽地晴天作雨天,全无暑气似秋间。

看看水没来时路,渐渐云藏望处山。

风趁鹭鸶双出苇,浪催渔父尽归湾。

一心准拟闲登眺,却被诗情使不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忽然间晴空转阴雨,仿佛秋天般凉爽无暑。
水面逐渐上涨,昔日的道路被淹没,远处的山峦也被云雾遮掩。
风儿吹动着鹭鸶成双飞过芦苇丛,海浪催促着渔夫们纷纷回港。
我原本计划悠闲地欣赏风景,却因诗兴大发而无法闲下来。

注释

忽地:突然。
晴天:晴朗的天气。
作:变为。
雨天:下雨天。
全无:完全没有。
暑气:炎热的气候。
似:像。
秋间:秋天。
看看:渐渐地。
水没:水位上涨。
来时路:原来的道路。
渐:逐渐。
云藏:云雾遮蔽。
望处:远处。
山:山峰。
风趁:风儿趁势。
鹭鸶:白鹭。
双出:成双结队。
苇:芦苇。
浪催:海浪催促。
渔父:渔夫。
尽归湾:全部回到港湾。
准拟:原打算。
闲登眺:悠闲地观赏风景。
使不闲:让人心情不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变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喜悦和不由自主的诗兴。诗中“忽地晴天作雨天,全无暑气似秋间”两句,勾勒出一个意想不到的春日突变天气,从炎热转为凉爽,给人以清新之感。

接着,“看看水没来时路,渐渐云藏望处山”展现了雨后景象,水流涌动,道路被淹没,而远处的山峰则渐渐被浮动的云朵所覆盖。这不仅描绘了眼前的美丽风光,也映射出诗人内心对未知和深远事物的向往。

“风趁鹭鸶双出苇,浪催渔父尽归湾”两句,则转换了画面,通过风吹水鸟、波涛促使渔夫回家的细节,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湖生活图景,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平静安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心准拟闲登眺,卻被詩情使不閒”表露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原本计划着要去某个高处享受清净,但却被突如其来的诗意所俘虏,无法自拔。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内心活动的真实写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雨后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330)

杜荀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 字:彦之
  • 号:九华山人
  •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 生卒年:846~904

相关古诗词

春宫怨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秋日山中寄池州李常侍

近来参谒陡生疏,因向云山僻处居。

出为羁孤营粝食,归同弟侄读生书。

风凋古木秋阴薄,月满寒山夜景虚。

但得中兴知己在,算应身未老樵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秋日山中寄李处士

吾辈道何穷,寒山细雨中。

儿童书懒读,果栗树将空。

言论关时务,篇章见国风。

升平犹可用,应不废为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秋日怀九华旧居

吾道在五字,吾身宁陆沈。

凉生中夜雨,病起故山心。

烛共寒酸影,蛩添苦楚吟。

何当遂归去,一径入松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