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宫怨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早已经被月光的美丽所迷惑,想要打扮照镜子却懒散无力。
获得宠爱并不在于容貌,叫我如何才能保持美丽的容颜。
温暖的风中鸟儿鸣叫得轻快,太阳升高花影显得更浓重。
每年溪边的女子,都会想起采摘芙蓉花的时光。

注释

婵娟:明亮的月亮或美女。
慵:懒散,无精打采。
貌:容貌。
容:容颜,美貌。
风暖:温暖的风。
花影重:花影浓重。
越溪女:越溪边的女子,可能指代采莲的少女。
芙蓉:荷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里对美貌与爱情的感慨和怨念。开篇“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表现出她对自己的容颜已经不再自信,对于打扮自己也感到疲惫。"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则表明她的宠爱已不再依赖外貌,她在寻求新的方式来保持美丽和吸引力。

接着“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环境的美好与她内心的忧愁形成对比。最后两句“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中,“越溪女”可能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女,而“采芙蓉”则是指采集一种叫做芙蓉的花卉,这里可以理解为她每年都会想起那个与自己有共同回忆的人,或者是在怀念那些美好的时光。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和女主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古代女性在爱情失落后的复杂感情。

收录诗词(330)

杜荀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 字:彦之
  • 号:九华山人
  •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 生卒年:846~904

相关古诗词

秋日山中寄池州李常侍

近来参谒陡生疏,因向云山僻处居。

出为羁孤营粝食,归同弟侄读生书。

风凋古木秋阴薄,月满寒山夜景虚。

但得中兴知己在,算应身未老樵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秋日山中寄李处士

吾辈道何穷,寒山细雨中。

儿童书懒读,果栗树将空。

言论关时务,篇章见国风。

升平犹可用,应不废为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秋日怀九华旧居

吾道在五字,吾身宁陆沈。

凉生中夜雨,病起故山心。

烛共寒酸影,蛩添苦楚吟。

何当遂归去,一径入松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秋日闲居寄先达

到头身事欲何为,窗下工夫鬓上知。

乍可百年无称意,难教一日不吟诗。

风驱早雁冲湖色,雨挫残蝉点柳枝。

自古书生也如此,独堪惆怅是明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