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杨大受凌吉叟吴次山诸友讣音有感二首(其二)

少长皆吾友,相期满百龄。

生分青白眼,死隔短长亭。

蕉本身为幻,藤床梦是醒。

中山醇酒在,且醉学刘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无论年长年少都是我的朋友,我们期望共同度过百年的岁月。
活着时以真诚或冷漠的态度对待,死后就如生死相隔的短亭驿站。
生活就像芭蕉,虚幻短暂,梦境中的藤床仿佛提醒我现实的清醒。
中山的美酒依然醇厚,让我们暂且沉醉,学习刘伶的豪放洒脱。

注释

少长:不论年纪大小。
皆:都。
吾友:我的朋友。
相期:期望。
满百龄:活到一百岁。
生分:对待时的冷淡或热情。
青白眼:古人以青眼表示好感,白眼表示厌恶,这里指态度。
死隔:生死相隔。
短长亭:古代路途上设的休息处,象征生死的界限。
蕉本身为幻:芭蕉象征虚幻不实。
藤床:用藤编的床,常用于比喻梦境。
梦是醒:梦境与现实的对比。
中山醇酒:中山,地名,代指美酒。
且醉:暂且沉浸于酒中。
学刘伶:刘伶,魏晋时期嗜酒如命的人,这里指效仿他的豪饮。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深厚情谊和人生无常哲理的诗。开篇“少长皆吾友,相期满百龄”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希望彼此能够共同度过一百年的时光。这两句通过“少长”二字,将年龄的差异抹去,对于友情的珍视无比。

接着,“生分青白眼,死隔短长亭”则是对人生的无常与生命长度的反思。“生分”指的是生者之间因为年龄、地位等的不同而造成的隔阂;“死隔”则指即便到了死亡,也无法超越生前的界限,因为墓穴的大小(短长亭)依然是区分身份和地位的标志。

诗人通过“蕉本身为幻,藤床梦是醒”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对生命真相的洞察。蕉叶和藤椅都是自然界中的常见物,但在这里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哲理,指的是人生如梦,如同虚幻不实。

最后,“中山醇酒在,且醉学刘伶”则是诗人提倡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这里的“中山醇酒”象征着高质量的美酒,而“且醉学刘伶”则是在引述古代隐士刘伶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不为物喜,不为物戚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情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生活态度的提倡,展现了诗人的深邃思想和豁达情怀。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闻杨大受凌吉叟吴次山诸友讣音有感二首(其一)

落落霜馀树,疏疏晓后星。

经年才契阔,故友半凋零。

有梦怀风采,何人作墓铭。

老孤无限泪,空望浙山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闻鸡

今夕知何夕,此声非恶声。

窗前疑月色,枕上误天明。

未必皆三唱,惟应只四更。

姑苏城外寺,此际已钟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闻金之一邓牧心叶去文皆羽化山中

独居学道坐枯禅,鹿豕交游七十年。

能以幻躯当雨雪,终无虚腹坐神仙。

平生文字知谁爱,老死山林绝可怜。

他日钱塘耆旧传,三高宜入画图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除夕前一日雪

江城腊尽渐春来,三白呈祥不待催。

和气已知随处满,梅花正用此时开。

寒香冷艳相吞吐,月斧风斤巧剪裁。

布絮寝衣烘未透,炉边酒熟且衔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