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其一)初春即事

柳梢欲雪。十里烟明灭。

曲曲阑干转影,教人忆、夜来月。家人相对说。

灯花还又结。冻雨村村□鼓,终不似、上元节。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春的清晨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淡淡的怀旧情感。

"柳梢欲雪。十里烟明灭。"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朦胧的早春风光,柳枝轻柔地摇曳,仿佛要化作雪花,而远处的烟霭则时隐时现,营造出一种淡远的情怀。

"曲曲阑干转影,教人忆、夜来月。" 诗中所描绘的“曲曲阑干”是指桥边或长廊旁的栏杆,在晨光的照射下投射出曲折的影子,这些影子仿佛在提醒人们去回忆昨晚明亮的月色。

"家人相对说。灯花还又结。" 这两句则转向了室内的情景,家人围坐在一起,谈论着夜晚的事,而屋内的灯火中,又重新凝聚出灯花,这不仅是对视觉的描绘,也象征着生活的连续与希望。

"冻雨村村□鼓,终不似、上元节。" 最后两句写的是初春的寒冷,村落间传来阵阵的鼓声,但这并不能比拟那热闹非凡的上元节(即元宵节,中国的传统灯节)。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往日欢庆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中缺乏节日气氛的淡淡哀愁。

整首诗语言淡雅,意境深远,通过对初春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平淡生活的感慨。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霜天晓角(其四)

经年寂寞。已负花前约。

忽向红梅侧畔,开点雪、有人觉。不开何似莫。

百梢才一萼。却问寿阳宫额,两三蕊、怎能著。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

霜天晓角(其三)和中斋九日

骑台千骑。有菊知何世。

想见登高无处,淮以北、是平地。老来无复味。

老来无复泪。多谢白衣迢递,吾病矣、不能醉。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

醉亭楼

平生性格,随分好些春色。沉醉恋花陌。

虽然年老心未老,满头花压巾帽侧。

鬓如霜,须似雪,自嗟恻。

几个相知劝我染,几个相知劝我摘。染摘有何益。

当初怕成短命鬼,如今已过中年客。

且留些,妆晚景,尽教白。

形式:

曼殊自日本寄画,作风絮美人,题为“调筝人绘”,命之曰“春愁”,赋此答之

东海遗书久未裁,殷勤缄札几回开。

三年为别兼春暮,一纸将愁与画来。

入世蛾眉宜众妒,向人风絮有沉哀。

怜君未解幽忧疾,讵为调筝又怨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