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于鹄

青山无逸人,忽觉大国贫。

良玉沈幽泉,名为天下珍。

野性疏时俗,再拜乃从军。

气高终不合,去如镜上尘。

我初有章句,相合者唯君。

今来吊嗣子,对陇烧新文。

耕者废其耜,爨者绝其薪。

苟无新衣裳,曷用光我身。

奠酒徒拜手,哀怀安能陈。

徒保金石韵,千载人所闻。

形式: 古风

翻译

青山中没有闲逸之人,突然感到国家的贫穷。
美好的玉石沉入深泉,被誉为天下的瑰宝。
他厌恶世俗,两次跪拜后决定从军。
他的气质高洁,终究无法融入,离开如同镜面尘埃。
我起初有诗作,与我契合的只有你。
如今我来凭吊你的儿子,面对陇地的新诗篇。
耕田的人放下农具,做饭的人断了柴火。
如果没有新衣裳,怎能照亮我的形象。
奠酒只能空手拜,哀痛之情难以言表。
只能保留下金石般的韵律,千年之后被人传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青山中感慨国家贫穷,自己野性不适世俗,最终不得已从军的悲凉心境。其中“良玉沈幽泉,名为天下珍”表达了对珍贵事物无法施展的无奈;“气高终不合,去如镜上尘”则透露出作者与世俗格格不入的孤傲情怀。此外,“我初有章句,相合者唯君”一句显示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上的自信和对知音难求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不易,以及对时世的无力感。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于过去美好友谊的怀念,如“相合者唯君”所示。最后两句“奠酒徒拜手,哀怀安能陈”则是诗人在面对现实困境时,对美好的记忆和情感表达出的无奈与渴望。

张籍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这首诗也体现了他独特的情感深度和艺术表现力。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宴客词

上客不用顾金羁,主人有酒君莫违。

请君看取园中花,地上渐多枝上稀。

山头树影不见石,溪水无风应更碧。

人人齐醉起舞时,谁觉翻衣与倒帻。

明朝花尽人已去,此地独来空绕树。

形式: 古风

病中寄白学士拾遗

秋亭病客眠,庭树满枝蝉。

凉风绕砌起,斜影入床前。

梨晚渐红坠,菊寒无黄鲜。

倦游寂寞日,感叹蹉跎年。

尘欢久消委,华念独迎延。

自寓城阙下,识君弟事焉。

君为天子识,我方沉病缠。

无因会同语,悄悄中怀煎。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离妇

十载来夫家,闺门无瑕疵。

薄命不生子,古制有分离。

托身言同穴,今日事乖违。

念君终弃捐,谁能强在兹。

堂上谢姑嫜,长跪请离辞。

姑嫜见我往,将决复沉疑。

与我古时钏,留我嫁时衣。

高堂拊我身,哭我于路陲。

昔日初为妇,当君贫贱时。

昼夜常纺绩,不得事蛾眉。

辛勤积黄金,济君寒与饥。

洛阳买大宅,邯郸买侍儿。

夫婿乘龙马,出入有光仪。

将为富家妇,永为子孙资。

谁谓出君门,一身上车归。

有子未必荣,无子坐生悲。

为人莫作女,作女实难为。

形式: 古风

离宫怨

高堂别馆连湘渚,长向春光开万户。

荆王去去不复来,宫中美人自歌舞。

形式: 古风 押[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