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客词

上客不用顾金羁,主人有酒君莫违。

请君看取园中花,地上渐多枝上稀。

山头树影不见石,溪水无风应更碧。

人人齐醉起舞时,谁觉翻衣与倒帻。

明朝花尽人已去,此地独来空绕树。

形式: 古风

翻译

宾客无需顾虑束缚,主人备酒你切勿推辞。
请你留意园中的花朵,地上的花瓣越来越多,树上的却越来越少。
山顶树影遮掩了石头,溪水静谧应更显碧绿。
当众人皆醉起身舞蹈,又有谁会察觉衣衫翻动和头巾掉落。
明日花落人已散,只剩下我独自来到这里,绕树徘徊。

注释

上客:客人。
顾:顾虑。
金羁:束缚,指马笼头。
违:违背,拒绝。
园中花:花园里的花。
地上渐多:地上的花瓣逐渐增多。
枝上稀:树上的花越来越少。
山头树影:山顶树木的阴影。
见石:看到石头。
溪水无风应更碧:平静的溪水应该更加清澈。
齐醉:一起喝醉。
翻衣:衣衫翻动。
倒帻:头巾掉落。
明朝:明天。
花尽:花全部凋谢。
空绕树:独自围绕着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自然之中举办的宴会,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主人好客、宾主尽欢的情趣。"上客不用顾金羁,主人有酒君莫违"表明主人热情邀请,宾客们应以盛情赴之,不需犹豫。接下来的"请君看取园中花,地上渐多枝上稀"则引导读者关注园中的美景,这里的花开在不同的层面,有的在地上散落,有的还留在枝头,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句"山头树影不见石,溪水无风应更碧"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林溪流图。树影覆盖了山头,连岩石都难以窥见,而那清澈的溪水由于没有风的搅扰,更显得清澈碧绿。

"人人齐醉起舞时,谁觉翻衣与倒帻"展示了一场宾主共乐、忘我的宴会。饮酒作乐之际,人们纷纷起舞,甚至不觉自己是否衣衫被扭转或头巾掉落,这种无拘无束的状态正是宴会达到高潮时的情景。

最后两句"明朝花尽人已去,此地独来空绕树"则带有一丝留恋和淡淡哀愁。夜宴过后,花瓣随风飘散,宾客们纷纷离去,这里只剩下诗人孤身一人,再次环绕着那些曾经见证欢乐的树木,心中不免生出些许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与宴会情趣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好客、宾主和谐的场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之情。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病中寄白学士拾遗

秋亭病客眠,庭树满枝蝉。

凉风绕砌起,斜影入床前。

梨晚渐红坠,菊寒无黄鲜。

倦游寂寞日,感叹蹉跎年。

尘欢久消委,华念独迎延。

自寓城阙下,识君弟事焉。

君为天子识,我方沉病缠。

无因会同语,悄悄中怀煎。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离妇

十载来夫家,闺门无瑕疵。

薄命不生子,古制有分离。

托身言同穴,今日事乖违。

念君终弃捐,谁能强在兹。

堂上谢姑嫜,长跪请离辞。

姑嫜见我往,将决复沉疑。

与我古时钏,留我嫁时衣。

高堂拊我身,哭我于路陲。

昔日初为妇,当君贫贱时。

昼夜常纺绩,不得事蛾眉。

辛勤积黄金,济君寒与饥。

洛阳买大宅,邯郸买侍儿。

夫婿乘龙马,出入有光仪。

将为富家妇,永为子孙资。

谁谓出君门,一身上车归。

有子未必荣,无子坐生悲。

为人莫作女,作女实难为。

形式: 古风

离宫怨

高堂别馆连湘渚,长向春光开万户。

荆王去去不复来,宫中美人自歌舞。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寄衣曲

织素缝衣独苦辛,远因回使寄征人。

官家亦自寄衣去,贵从妾手著君身。

高堂姑老无侍子,不得自到边城里。

殷勤为看初著时,征夫身上宜不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