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侍宴应制

运偶千年圣,时传九日神。

尧樽列钟鼓,汉阙辟钩陈。

金箓三清降,琼筵五老巡。

始惊兰佩出,复咏柏梁新。

云雁楼前晚,霜花酒里春。

欢娱无限极,书剑太平人。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翻译

千年神圣的运势轮转,九日神灵世代相传。
尧帝的殿堂排列着钟鼓,汉朝宫阙展示着天象图腾。
金色符录从三清降临,仙宴上五老依次巡游。
初见如兰佩般出尘,又吟诵柏梁台的新诗篇。
云雁归巢楼前景色暮,酒中已现春意融融。
无尽的欢乐达到极致,生活在太平盛世的书剑之人。

注释

运偶:指命运的轮转。
千年圣:千年难得的神圣运势。
九日神:古代传说中的九日神灵。
尧樽:尧帝的酒杯。
汉阙:汉代宫殿的门阙。
钩陈:古代星宿名,象征天象。
金箓:道教符录,金色象征神圣。
三清:道教中的三位最高神。
琼筵:美玉装饰的宴席。
五老:道教中的五位长者。
兰佩:象征高洁的佩饰。
柏梁新:柏梁台的新诗作。
云雁:归雁,象征思乡之情。
霜花:秋天的霜花,引申为秋意。
书剑:文人士大夫的象征,代表文化与武艺。
太平人:生活在太平盛世的人。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景象,通过对九月重阳节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运偶千年圣,时传九日神。”两句开篇便设置了一个庄严而神秘的氛围,以“千年圣”、“九日神”烘托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述,既表现了对这一天的崇拜,也反映了古人对重阳节的重视。

接着,“尧樽列钟鼓,汉阙辟钩陈。”诗人以宏大的历史画面,将宴会场景与远古圣君尧、夏禹汤的盛世相联系,通过钟鼓和宫殿的描写,展现了宴会的壮丽与庄重。

“金箓三清降,琼筵五老巡。”这两句则是对宴会中仙境般场景的描绘,“金箓”、“琼筵”等字眼营造出一种超自然、神秘的氛围。而“三清”、“五老”更是道教中的仙界尊者,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宴会中美好境界的追求。

“始惊兰佩出,复咏柏梁新。”这里诗人转而描写个人情感的流露,“兰佩”、“柏梁”皆有高洁之意,通过对这些物象的咏叹,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与赞美。

“云雁楼前晚,霜花酒里春。”这两句则是对宴会时光流转的描写,通过“云雁”、“霜花”,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象融入宴会之中,营造出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好感受。

最后,“欢娱无限极,书剑太平人。”诗人以“欢娱”、“无限极”来形容宴会中的快乐达到了顶点,而“书剑”、“太平人”则是对当时社会安定繁荣的象征性表述。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九月重阳节宴会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图景。诗人的笔触在历史与神话、自然与人文之间游走,构建出一幅既壮观又温馨的画面。

收录诗词(41)

崔国辅(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一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历官山阴尉、许昌令、集贤院直学士、礼部员外郎等职。天宝十一载(752),因受王鉷案牵连被贬为竟陵司马。与陆鸿渐交往,品茶评水,一时传为佳话。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一五、《唐才子传》卷二。国辅诗以五绝著称,深得南朝乐府民歌遗意。殷璠《河岳英灵集》云:“国辅诗婉娈清楚,深宜讽味。乐府数章,古人不及也。”原集至宋代已佚

  • 籍贯:吴郡(今苏州)
  • 生卒年:726

相关古诗词

奉和圣制上巳祓禊应制

元巳秦中节,吾君灞上游。

鸣銮通禁苑,别馆绕芳洲。

鹓鹭千官列,鱼龙百戏浮。

桃花春欲尽,谷雨夜来收。

庆向尧樽祝,欢从楚棹讴。

逸诗何足对,窅作掩东周。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杭州北郭戴氏荷池送侯愉

秋近万物肃,况当临水时。

折花赠归客,离绪断荷丝。

谁谓江国永,故人感在兹。

道存过北郭,情极望东菑。

乔木故园意,鸣蝉穷巷悲。

扁舟竟何待,中路每迟迟。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子夜冬歌

寂寥抱冬心,裁罗又褧褧。

夜久频挑灯,霜寒剪刀冷。

形式: 古风

从军行

塞北胡霜下,营州索兵救。

夜里偷道行,将军马亦瘦。

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

传闻贼满山,已共前锋斗。

形式: 古风 押[宥]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