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花

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

花塼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翻译

樱花树上开满了花,一朵两朵直到成千上万。
昔日站立在花前的佳人已不再,她轻扯罗裙时那红艳如火的记忆仍鲜活。

注释

樱桃花:指樱花盛开的情景,这里特指樱桃花朵。
一枝两枝:形容花朵逐渐增多,从一到二再到无数。
千万朵:形容花朵数量极多,强调花的繁茂。
花塼:应为'花前'之误,指站在花的前面,描述人物所处的位置。
曾立:曾经站立,表示过去的某个时间点。
摘花人:指过去在花前采花的人,可能代指美人或赏花者。
窣破:轻轻撕破、磨损之意,形容动作轻柔。
罗裙:丝绸制的裙子,古代女子常穿的服装,这里象征着女子的美丽。
红似火:形容罗裙的颜色非常鲜艳,像火一样红,强调色彩的热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樱桃花盛开的景象。"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直接勾勒出樱桃花繁茂的画面,每一枝都挂满了花朵,数量之多仿佛达到了千万。这种夸张的手法强调了春天生命力度的旺盛。

接着“花塼曾立摘花人”则是从动态中切入,"花塴"指的是花瓣落下的地方,而"曾立摘花人"表明在这片花瓣下曾有人站立采摘花朵。这里不仅展示了人们对美景的欣赏和参与,更透露出一种生活情趣。

最后“窣破罗裙红似火”则是对前文行为的结果描写,"窣破"意味着衣裳因沾染花瓣而变得破碎,而"罗裙红似火"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樱桃花朵的颜色及其数量之众多,以至于使得衣裳上的印记如同燃烧的火焰一般鲜明。这不仅是对视觉效果的描绘,也寓意着春天热烈的情感和生命力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樱桃花的形象,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以及自然景物给人带来激情与欢愉的心境。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箭镞

箭镞本求利,淬砺良甚难。

砺将何所用,砺以射凶残。

不砺射不入,不射人不安。

为盗即当射,宁问私与官。

夜射官中盗,中之血阑干。

带箭君前诉,君王悄不欢。

顷曾为盗者,百箭中心攒。

竞将儿女泪,滴沥助辛酸。

君王责良帅,此祸谁为端。

帅言发硎罪,不使刃稍刓。

君王不忍杀,逐之如迸丸。

仍令后来箭,尽可头团团。

发硎去虽远,砺镞心不阑。

会射蛟螭尽,舟行无恶澜。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乐府古题序.田野狐兔行

种豆耘锄,种禾沟圳。禾苗豆甲,狐榾兔剪。

割鹄喂鹰,烹麟啖犬。鹰怕兔毫,犬被狐引。

狐兔相须,鹰犬相尽。日暗天寒,禾稀豆损。

鹰犬就烹,狐兔俱哂。

形式: 乐府曲辞

乐府古题序.君莫非

鸟不解走,兽不解飞。两不相解,那得相讥。

犬不饮露,蝉不啖肥。以蝉易犬,蝉死犬饥。

燕在梁栋,鼠在阶基。各自窠窟,人不能移。

妇好针缕,夫读书诗。男翁女嫁,卒不相知。

惧聋摘耳,效痛嚬眉。我不非尔,尔无我非。

形式: 乐府曲辞

红芍药

芍药绽红绡,巴篱织青琐。

繁丝蹙金蕊,高燄当炉火。

剪刻彤云片,开张赤霞裹。

烟轻琉璃叶,风亚珊瑚朵。

受露色低迷,向人娇婀娜。

酡颜醉后泣,小女妆成坐。

艳艳锦不如,夭夭桃未可。

晴霞畏欲散,晚日愁将堕。

结植本为谁,赏心期在我。

采之谅多思,幽赠何由果。

形式: 古风 押[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