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镞

箭镞本求利,淬砺良甚难。

砺将何所用,砺以射凶残。

不砺射不入,不射人不安。

为盗即当射,宁问私与官。

夜射官中盗,中之血阑干。

带箭君前诉,君王悄不欢。

顷曾为盗者,百箭中心攒。

竞将儿女泪,滴沥助辛酸。

君王责良帅,此祸谁为端。

帅言发硎罪,不使刃稍刓。

君王不忍杀,逐之如迸丸。

仍令后来箭,尽可头团团。

发硎去虽远,砺镞心不阑。

会射蛟螭尽,舟行无恶澜。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翻译

箭头本追求锋利,磨砺过程实艰难。
为何需要磨砺它?为的是射杀那些凶残者。
不磨则箭难穿透,不射则人们不得安宁。
面对盗贼就该射,哪管他是私人还是官。
夜晚射中了宫中盗,鲜血溅满一地红。
盗贼带着箭前来申诉,君王见状心中郁郁不乐。
曾经做过盗贼的人,被百箭穿心而聚集痛楚。
众人竞相流泪,滴滴落下增添辛酸苦。
君王责问将领,这灾祸源头在哪边?
将领说是出鞘之过,不让刀刃略显钝。
君王不忍将其杀害,驱逐他如同弹丸飞散。
命令后来的箭矢,都需箭头圆又圆。
虽然远离了磨刀石,磨砺箭头的决心不曾减。
终将射尽蛟龙怪兽,确保船行水面无恶浪险。

注释

箭镞:箭头,箭的尖锐部分。
淬砺:磨砺,此处指磨箭头使其锋利。
良甚难:非常困难。
不砺射不入:如果不磨砺,箭就难以射入目标。
不射人不安:如果不采取行动(射箭),人们会感到不安。
为盗即当射:对于盗贼就应当射杀。
私与官:私人盗贼和官府盗贼,意指不论身份。
夜射官中盗:夜晚射杀了宫中的盗贼。
血阑干:形容血流得很多,到处都是。
带箭君前诉:中箭的盗贼到君主面前申诉。
悄不欢:心里很不高兴。
顷曾为盗者:不久前还是盗贼的人。
中心攒:心中聚集了许多箭,比喻受伤害深重。
儿女泪:比喻众人的同情之泪。
滴沥:形容泪水不断滴落。
责良帅:责问优秀的将领。
此祸谁为端:这场祸事的根源是谁。
发硎罪:出鞘的过错,比喻问题的起始。
刓:磨损,这里指让刀刃保持锋利。
逐之如迸丸:像驱赶弹丸一样驱逐他。
仍令后来箭:然后命令之后制作的箭。
头团团:箭头要制成圆形,可能象征和平或无害之意。
发硎去虽远:虽然远离了磨刀的过程。
砺镞心不阑:磨箭头的决心没有减弱。
会射蛟螭尽:最终会射尽蛟龙等怪兽。
恶澜:凶猛的波浪,比喻社会的动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特殊的情境,即射箭的技术与道德之间的冲突。诗人通过对射箭技巧的描述,表达了对道义和人性的思考。

"箭镞本求利,淬砺良甚难"一句,直截了当地指出了制作精良箭头的困难,这不仅是技术上的挑战,也象征着在复杂社会中寻找正义与真理的艰辛。

随后的几句"砺将何所用,砺以射凶残。不砺射不入,不射人不安。为盗即当射,宁问私与官。夜射官中盗,中之血阑干。"则进一步探讨了箭头的使用场景,从技术转向道德,强调了在面对邪恶力量时采取果断行动的正义性。

诗中的人物对话部分,展现了权力者的宽容与被逐者复仇的心路变化。"带箭君前诉,君王悄不欢。顷曾为盗者,百箭中心攒。竞将儿女泪,滴沥助辛酸。君王责良帅,此祸谁为端。"这里的对话,不仅是对事件本身的描述,更是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揭示。

最后,诗人的结语"帅言发硎罪,不使刃稍刓。君王不忍杀,逐之如迸丸。仍令后来箭,尽可头团团。发硎去虽远,砺镞心不阑。会射蛟螭尽,舟行无恶澜。"则表达了对未来某种和解与净化的期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对技术与道德关系的深刻思考,也展示了其在语言运用上的巧妙与丰富。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乐府古题序.田野狐兔行

种豆耘锄,种禾沟圳。禾苗豆甲,狐榾兔剪。

割鹄喂鹰,烹麟啖犬。鹰怕兔毫,犬被狐引。

狐兔相须,鹰犬相尽。日暗天寒,禾稀豆损。

鹰犬就烹,狐兔俱哂。

形式: 乐府曲辞

乐府古题序.君莫非

鸟不解走,兽不解飞。两不相解,那得相讥。

犬不饮露,蝉不啖肥。以蝉易犬,蝉死犬饥。

燕在梁栋,鼠在阶基。各自窠窟,人不能移。

妇好针缕,夫读书诗。男翁女嫁,卒不相知。

惧聋摘耳,效痛嚬眉。我不非尔,尔无我非。

形式: 乐府曲辞

红芍药

芍药绽红绡,巴篱织青琐。

繁丝蹙金蕊,高燄当炉火。

剪刻彤云片,开张赤霞裹。

烟轻琉璃叶,风亚珊瑚朵。

受露色低迷,向人娇婀娜。

酡颜醉后泣,小女妆成坐。

艳艳锦不如,夭夭桃未可。

晴霞畏欲散,晚日愁将堕。

结植本为谁,赏心期在我。

采之谅多思,幽赠何由果。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思归乐

山中思归乐,尽作思归鸣。

尔是此山鸟,安得失乡名。

应缘此山路,自古离人征。

阴愁感和气,俾尔从此生。

我虽失乡去,我无失乡情。

惨舒在方寸,宠辱将何惊。

浮生居大块,寻丈可寄形。

身安即形乐,岂独乐咸京。

命者道之本,死者天之平。

安问远与近,何言殇与彭。

君看赵工部,八十支体轻。

交州二十载,一到长安城。

长安不须臾,复作交州行。

交州又累岁,移镇广与荆。

归朝新天子,济济为上卿。

肌肤无瘴色,饮食康且宁。

长安一昼夜,死者如霣星。

丧车四门出,何关炎瘴萦。

况我三十二,百年未半程。

江陵道涂近,楚俗云水清。

遐想玉泉寺,久闻岘山亭。

此去尽绵历,岂无心赏并。

红餐日充腹,碧涧朝析酲。

开门待宾客,寄书安弟兄。

闲穷四声韵,闷阅九部经。

身外皆委顺,眼前随所营。

此意久已定,谁能求苟荣。

所以官甚小,不畏权势倾。

倾心岂不易,巧诈神之刑。

万物有本性,况复人性灵。

金埋无土色,玉坠无瓦声。

剑折有寸利,镜破有片明。

我可俘为囚,我可刃为兵。

我心终不死,金石贯以诚。

此诚患不至,诚至道亦亨。

微哉满山鸟,叫噪何足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