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破山寺睹翁常熟师遗墨感赋

出郭晨气清,鸟声杂悲喜。

初日明高林,山在绿阴底。

何处觅禅关,潭空竹烟起。

郁郁松禅翁,放逐曾经此。

寺僧索题额,留作藏山纸。

神味在青冥,泼墨皆云水。

从知忧患心,妙契清净理。

前游已隔世,樵径青未已。

山随人意深,万事沧桑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游破山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禅意的融合。开篇“出郭晨气清,鸟声杂悲喜”以清新之气和鸟鸣声开始,暗示了一天的开始,同时也预示着自然界的复杂情感。接着“初日明高林,山在绿阴底”描绘了阳光透过树林,山色隐于绿荫之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何处觅禅关,潭空竹烟起”则引出了对禅宗精神的探索,潭水的空灵与竹烟的升起,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接下来“郁郁松禅翁,放逐曾经此”通过描述松树下的禅者,暗示了历史人物的过往,以及他们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寺僧索题额,留作藏山纸”展现了寺庙文化的一部分,题字留念,成为历史的见证。最后,“神味在青冥,泼墨皆云水”表达了诗人对艺术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理解,认为艺术如同云水般自由流动,蕴含着深远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对禅宗、艺术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历史和艺术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清末近现代初文人对于精神世界和宇宙真理的追求。

收录诗词(254)

俞明震(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暑夜雨初过平明泛舟出南湖

昨夜南山雨,雷峰净如拭。

澄波倒天影,云来满湖石。

石底一星明,馀光随桨没。

忽惊鸥背红,荷边上初日。

曙色分远近,湖光有明灭。

渐觉东方高,市声出烟隙。

日计在一晨,生事纷如发。

蜕世吾何曾,替人愁午热。

万事不如归,南湖风猎猎。

形式: 古风

送大维侄赴美国入哈佛大学

厌世非人情,衰年望子侄。

送尔万里行,百感集呜咽。

自吾成竟时,艰难生计拙。

人视官为家,学与世同辙。

兀散聊自娱,游心慕庄列。

牵萝补屋难,坐视藩篱撤。

尔往晰新理,淑身即救国。

并世无学人,人心遂荡决。

常懔风俗忧,勿与性情格。

尔父病且衰,我死更旦夕。

国危家偶存,所悲在来日。

来日吾安知,极目海涛阔。

形式: 古风

晓发铜青峡望贺兰山绕河套北行

入塞复出塞,黄河如奔马。

捩舵贺兰山,谁是重来者。

一发见中原,惝恍泪盈把。

沙飞万里黄,月出半轮赭。

况闻宁夏乱,战血膏原野。

遗黎对鸣咽,一去吾宁舍。

极目断冰流,鹰边辨庐舍。

行役但悄悄,人烟渐清暇。

野旷驼为城,屋低泥作瓦。

不知春几时,寒日垂垂下。

形式: 古风

赋得杨柳读书堂得书字五言八韵

杨柳依依处,溪堂画不如。

漫歌金缕曲,还读玉函书。

翠幄莺巢稳,青箱蠹简储。

砚浮花隐约,帷隔影扶疏。

乐拟翁森句,阴宜靖节居。

琅环牙轴叠,掩映彩旗舒。

虚幌和烟捲,柔丝待雨梳。

琳琅珍秘阁,乙览万机馀。

形式: 排律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