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庐山解夏洪山去,自到山边叶已飘。
鸿雁影多怜塞近,交朋书少觉身遥。
屡游骑惯将军马,不饮还封道士瓢。
心忆清吟更岑寂,玉京谁与话寒宵。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末或冬初的山村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怀。
“庐山解夏洪山去,自到山边叶已飘。”这里写景,将庐山之行作为切入点,透露出季节更迭的意境。庐山,是江西省的一个著名山脉,以峻险而闻名。诗人在秋末或初冬时期游历庐山,至山边,发现树叶已随风飘落。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季节变换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情感。
“鸿雁影多怜塞近,交朋书少觉身遥。”这两句转向内心世界。鸿雁,即大雁,它们在秋天南迁时成群结队飞过长空,是离别的象征。诗人通过对鸿雁影多的观察,表达了对远方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而“交朋书少觉身遥”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与寂寞的情感。
“屡游骑惯将军马,不饮还封道士瓢。”这两句则写诗人对自然界的亲近和生活态度。诗人习惯于骑马游历山林,甚至到了不需要饮酒也能感到愉悦的地步。他还用“不饮还封道士瓢”来强调自己对世俗纷争的超脱,表现出一种高洁脱俗的人生态度。
“心忆清吟更岑寂,玉京谁与话寒宵。”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孤独。夜深人静之际,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甚至连清吟的声音都显得格外寂寞。至于“玉京”,则是一种理想化的表达,象征着一个清净、超脱尘世的地方。而“谁与话寒宵”则是对此刻寂寥无伴的自我询问。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不详
弟行兄出送,有约共凭栏。
草木雨初过,江湖路转难。
同怀年各长,重别酒无欢。
明日双钟下,苍崖应独看。
君与余皆懒,余如君更贫。
今年再同夏,两鬓独非春。
去棹孤山浪,征衫西府尘。
似闻仍用武,为算立功人。
邻家贳酒尊,斟酌共王孙。
老菜羹迟熟,冻油灯屡昏。
夜寒人罢市,坐久仆敲门。
隔岸歌明月,月明江水浑。
能诗留幕府,借宅近南湖。
吏去少公事,客来多钓徒。
云为今夜雪,梅发去年株。
我亦同州住,相过路不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