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后三日后圃黄华盛开坐客有论近世菊品日繁未经前人赋咏惟明道尝赋桃花菊外此无闻焉因相与第其品之稍显者各赋一品某探题得桃花菊

南阳有佳人,被服长脩姱。

黄中粲有章,秀外青无华。

朝饮晋柴桑,夕餐楚长沙。

惟与高人处,耻作流俗夸。

玄都有俗士,品格固尔差。

遗之以潘沐,强欲相涂搽。

南阳笑谢遣,于此我何加。

游女荡春风,渔人眩红霞。

尔比予于是,岂欲相疵瑕。

卿自用卿法,吾亦爱吾家。

寄声谢程子,为我删此花。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南阳有位美丽的女子,穿着长袍显得端庄娴雅。
她的内心如金子般璀璨,外表清纯不加修饰。
早晨她在晋地柴桑饮水,傍晚则在楚地长沙进餐。
她只愿与高尚之人交往,耻于与世俗之人炫耀。
京城中有庸俗之人,品性自然相差甚远。
他们赠送她世俗的礼节,强行要她接受。
南阳的女子笑着拒绝,这对我有何益处呢?
游女在春风中嬉戏,渔夫被晚霞所迷惑。
你和我相比,难道想挑我的毛病吗?
你有你的行事准则,我也有我自己的生活态度。
我借此向程子表达谢意,希望他能帮我删去这些浮华的描述。

注释

佳人:美女。
被服:穿着。
长脩姱:长袍,端庄娴雅。
黄中:内心的金子般。
流俗:世俗之人。
玄都:京城。
潘沐:世俗的礼节。
涂搽:接受。
游女:游玩的女子。
渔人:打鱼的人。
疵瑕:毛病,缺点。
卿:你。
法:行事准则。
吾家:我自己的生活。
程子:朋友或尊称。
删此花:删去这些华丽的描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名为《重九后三日后圃黄华盛开坐客有论近世菊品日繁未经前人赋咏惟明道尝赋桃花菊外此无闻焉因相与第其品之稍显者各赋一品某探题得桃花菊》。诗中,诗人描述了一位来自南阳的佳人,她穿着朴素而典雅,内在品质出众,不追求世俗的华丽。她过着简朴的生活,早晨在晋地的柴桑取水,傍晚在楚地的长沙觅食,只愿与高尚之人交往,不愿炫耀于流俗。

诗人接着批评了那些庸俗的城市人士,他们试图用低俗的方式接近这位佳人,但被婉言拒绝。诗人感叹,像这样的女子,如同游女在春风中摇曳,渔人被红霞迷醉,她的高洁无人能及。诗人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他选择爱自己的家庭,同时也感谢程子没有强迫他加入这种无谓的比较。

最后,诗人以写诗的方式回应了这场关于菊花品种的讨论,他选择了桃花菊作为主题,表明自己更倾向于欣赏那些未经雕琢、自然清新的美。整首诗通过描绘人物和场景,表达了对高雅品质的赞美以及对个性自由的尊重。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重阳分韵得放字

层云生夕霏,寒雨湿青嶂。

平生爱九九,谁谓不可仗。

盈盈黄鞠华,采采郁金鬯。

点检襟袖间,清芬固无恙。

门前秋阴阴,席上春盎盎。

惟馀忧时心,忽忽未肯放。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重阳前一日约寓公饮于新开湖之西港有歌词者其乱曰会与州人饮公遗爱一江醇酎遂以此分韵赋诗某得一字

吾州远景楼,为天下第一。

下有千尺湖,长虹倚斜日。

烟云纷蔽亏,草树互蒙密。

人既位通显,湖犹困遗逸。

一段云锦机,割截不成疋。

我来划见之,慨然为拈出。

凹者豁以舒,凸者疏而溢。

乃取半山句,以榜湖阴室。

晨舟乱平渺,日晏未云毕。

客喜以问余,幻成子何术。

余非袭而致,彼有是良质。

牛山木尝美,茅径人自窒。

一笑各会心,凉风送萧瑟。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重阳领客以老杜旧日重阳日诗分韵凡宾主十八人得不字

天根敛秋阳,雨毕水归薮。

胡为爽常度,白昼变昏黝。

农功将纳场,馀秉尚栖亩。

昨朝告方社,卷去日中蔀。

羲和鞭六龙,为我作重九。

云顽驱复来,浑未识臧不。

终然划劙之,金鎞发矇瞍。

所忻阳德竞,吾岂为杯酒。

悠然见南山,陶公意何厚。

况今祠太宫,群公正奔走。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阁学袁侍郎以朝鲤豢龙两图见寄索和.朝鲤

物生宇宙间,巨细统有宗。

鳞虫三百馀,厥长称维龙。

滃雾弥六合,神渊閟千重。

维时赤鲤公,坐制纤鳞穷。

纤鳞何足言,什百来追踪。

亦有横江鳞,望洋丧其雄。

于于圉圉然,等辨殊卑崇。

一鳜掉头去,恝然若将终。

三公不易介,谁谓惠不恭。

鲁生陋汉仪,商皓婴秦锋。

行吾之所安,匪以惊愚庸。

又如秦汉后,俗学千载同。

卓哉无极论,上配禹孟功。

吾言聊自警,毋诮惟少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