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绮树满朝阳,融融有露光。
雨多疑濯锦,风散似分妆。
叶密烟蒙火,枝低绣拂墙。
更怜当暑见,留咏日偏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夏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珍惜。"绮树满朝阳"一句,设定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早晨场景,"融融有露光"则透露出微妙的湿润感,给人以清新之感。
接下来的"雨多疑濯锦,风散似分妆"两句,把水珠和花瓣之间细腻的关系描绘得淋漓尽致。雨水滴落如同精美的织品,而微风吹过则像是轻拂妆容,让人感受到自然界中水与风的妙不可言。
"叶密烟蒙火,枝低绣拂墙"进一步渲染了植物在夏日的生长状态。叶子浓密得如同薄雾缭绕,而花朵因过于繁盛而低垂至墙边,不仅营造出一种热闹非凡的景象,也显露出诗人对生命力旺盛景致的赞美。
最后,"更怜当暑见,留咏日偏长"一句,则是诗人对这一时节的特别留恋。夏日阳光炙热,植物生长迅速,但在这个过程中,也不免有物极必反的一刻。诗人似乎在叹息于时间的流逝,同时也希望这美好景象能持久一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细节的精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夏日景色的深情留恋,以及对生命活力和美好的赞颂。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雨滞更愁南瘴毒,月明兼喜北风凉。
古城楼影横空馆,湿地虫声绕暗廊。
萤火乱飞秋已近,星辰早没夜初长。
孩提万里何时见,狼籍家书满卧床。
感极都无梦,魂销转易惊。
风帘半钩落,秋月满床明。
怅望临阶坐,沈吟绕树行。
孤琴在幽匣,时迸断弦声。
灯火隔帘明,竹梢风雨声。
诗篇随意赠,杯酒越巡行。
漫唱江朝曲,闲徵药草名。
莫辞终夜饮,朝起又营营。
水怪潜幽草,江云拥废居。
雷惊空屋柱,电照满床书。
竹瓦风频裂,茅檐雨渐疏。
平生沧海意,此去怯为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