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雨滞更愁南瘴毒,月明兼喜北风凉。
古城楼影横空馆,湿地虫声绕暗廊。
萤火乱飞秋已近,星辰早没夜初长。
孩提万里何时见,狼籍家书满卧床。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夜晚情景,充满了孤寂和思乡的情怀。"雨滞更愁南瘴毒"中的"南瘴"通常指的是南方的湿热气候,这里可能是说雨水连绵,使得诗人对南方的不适更加难以忍受。而"月明兼喜北风凉"则是说在清凉的月光下,北风带来的凉意让人感到一种舒适。
"古城楼影横空馆"描绘了一种荒废古城的景象,楼影投射在空旷的官衙之中,给人以一种历史沧桑的感觉。"湿地虫声绕暗廊"则是说在潮湿的地面上,昆虫的声音在幽暗的走廊里回荡,增添了一种萧瑟和寂静。
"萤火乱飞秋已近"中的萤火指的是萤虫,这里用来点明时节已经接近深秋。"星辰早没夜初长"则是说星星已经不见了,夜晚显得格外漫长。
最后两句"孩提万里何时见,狼籍家书满卧床"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家中书信的渴望。"狼籍"在这里形容书信杂乱无序,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不宁和对家的思念之深。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寂寞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感极都无梦,魂销转易惊。
风帘半钩落,秋月满床明。
怅望临阶坐,沈吟绕树行。
孤琴在幽匣,时迸断弦声。
灯火隔帘明,竹梢风雨声。
诗篇随意赠,杯酒越巡行。
漫唱江朝曲,闲徵药草名。
莫辞终夜饮,朝起又营营。
水怪潜幽草,江云拥废居。
雷惊空屋柱,电照满床书。
竹瓦风频裂,茅檐雨渐疏。
平生沧海意,此去怯为鱼。
明公莫讶容州远,一路潇湘景气浓。
斑竹初成二妃庙,碧莲遥耸九疑峰。
禁林闻道长倾凤,池水那能久滞龙。
自叹风波去无极,不知何日又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