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孙子高

荡漾江南客,融怡席上珍。

一樽相别酒,千里独归人。

客路贫堪病,交情远更亲。

自惭儿女意,失泪滴衣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在江南游荡的客人,席间品尝着珍贵的美酒。
一杯离别的酒,独自踏上千里归途的人。
旅途困顿,贫困几乎使人病倒,但友情却更加深厚。
我为自己流露出儿女情长而感到羞愧,泪水打湿了衣襟。

注释

荡漾:形容水波起伏或心情不平静。
江南:长江以南地区,这里指代优美的江南景色。
融怡:愉快舒适。
一樽:一杯。
客路:旅途。
贫堪病:贫穷得足以令人患病。
交情:友情。
远更亲:距离遥远反而感情更深。
儿女意:情感丰富,多愁善感。
失泪:流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别离的情景。诗人用“荡漾江南客”形容那远行的朋友在江南一带自由自在地旅行,同时又以“融怡席上珍”来表达对这位朋友的珍视和宴宾之情。一樽酒相送别,表明即将分别,但友情依旧。诗中“千里独归人”则寓意于远行者孤单一人,心境复杂。

“客路贫堪病”一句透露出旅途中的艰辛和不适,同时也隐含了对家乡的思念。“交情远更亲”则表达了即便相隔千里,但友情却因距离而更加珍贵。末两句“自惭儿女意,失泪滴衣巾”显示诗人对于不能像儿女般依赖别人的自己感到羞愧,同时对别离之情感到了心痛,以致落泪,泪水沾湿了衣襟中的手巾。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远行者孤独旅途的同情。王安石以其特有的才华和情感,将这场送别变成了一首传达深沉友情与离愁的美丽诗篇。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送孙立之赴广西

十年一别两相过,前想悲欢慷慨歌。

穷去始知风俗薄,静来犹厌事机多。

相期鼻目倾肝胆,谁伴溪山避网罗。

万里辛勤君旧识,重江应亦畏风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送西京签判王著作

儿曹曾上洛城头,尚记清波绕驿流。

却想山川常在梦,可怜颜发已惊秋。

辟书今日看君去,著籍长年叹我留。

三十六峰应好在,寄声多谢欲来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何圣从龙图

射策曾称蜀郡雄,朝廷重得汉司空。

应留赐席丹涂地,误责飞刍紫塞功。

三径欲归无旧业,百城先至有清风。

潞山直与天为党,回首孙高想见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何正臣主簿

何郎冰雪照青春,应敌皆言笔有神。

鲁国儒人何独少,元君画史故应真。

百年冠盖风云会,万里山川日月新。

可但诸公能品藻,会须天子擢平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