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其一)

猗兰生幽林,秀叶凝绿滋。

含芬静不发,默与清风期。

美人闲婉娈,遗世从云螭。

袖中双珠明,照人冰玉姿。

群动溺忧患,閟光无同嘻。

寂寥岁将晚,独往歌紫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兰花生长在幽深的树林中,秀美的叶子凝聚着翠绿的生机。
它含苞待放,静静地期待着清风的到来。
美丽的女子娴静柔美,超脱尘世,如云中的神龙。
她的衣袖中藏着两颗明亮的珍珠,照亮了她如冰似玉的容颜。
世间万物沉溺于忧虑,只有她独自享受这份宁静,不与他人同乐。
随着岁月的寂静流逝,她独自唱起紫芝之歌,度过这孤寂的时光。

注释

猗兰:兰花。
幽林:幽深的树林。
秀叶:秀美的叶子。
凝绿滋:凝聚翠绿的生机。
含芬:含苞待放。
清风期:期待清风。
美人:美丽的女子。
婉娈:娴静柔美。
云螭:云中的神龙。
袖中双珠:衣袖中的珍珠。
閟光:隐藏光芒。
无同嘻:不与他人同乐。
寂寥:寂静。
岁将晚:岁月将逝。
紫芝:紫芝之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和情感。开篇“猗兰生幽林,秀叶凝绿滋”写的是兰花生长在深邃的森林中,其叶片鲜嫩、色泽浓郁,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欣赏。

接下来的“含芬静不发,默与清风期”表达了兰花虽有香气却不随风散发,而是默默地与清风为伴。这不仅写出了兰花的高洁性,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淡泊和宁静。

“美人闲婉娈,遗世从云螭”中的“美人”并非实指,而是一种意境的描绘,代表着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他们不为世俗纷争所扰,仿佛随云游走于天地之间。

“袖中双珠明,照人冰玉姿”则是对这种超凡脱俗生活的一种比喻,珠光映照,象征着美好而清冷的品格和气质。

然而,即便在这样的宁静与美好之中,也不免有世间忧患如“群动溺忧患”的干扰。这表明诗人虽然追求超脱,但也并非完全不知世事。

最后,“閟光无同嘻。寂寥岁将晚,独往歌紫芝”中,“閟光”指的是难以与他人共享的光彩和境界。而“寂寥岁将晚,独往歌紫芝”则表达了诗人在年华将尽之际,仍然坚持个人的追求和理想,不随波逐流,这里的“紫芝”象征着仙草,也暗指着超凡脱俗的境界。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境遇的反思,展现了一种高洁、宁静且追求超脱世俗纷争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诗(其八)

阴阳体合气,氛氲极无际。

卦气交孕毓,旁滋六爻备。

圣人系爻辞,钩赜推母子。

观应以知来,随方推象类。

灵龟通火志,黄牛革得地。

复应乾龙潜,兑乘履虎尾。

周流纷参错,往来精妙义。

懵懵妄穿凿,执一千百废。

孰能访太极,与游两仪外。

形式: 古风

杂诗(其五)

珍图出荣河,八卦开奥秘。

圣人重因袭,已极露隐细。

大衍四十九,周流通一气。

阴阳穷必变,往反无终始。

元化密推移,消长先默契。

鬼神无遁情,垂诏亿万世。

如何扬子云,求名誇谲诡。

藻绘太初历,设画随启闭。

盈缩无常运,踦赢谩拟议。

安得宇宙间,别更有天地。

文字但艰苦,白首困心志。

侯芭何所知,枝指徒为赘。

形式: 古风

杂诗(其十七)

权利为祸根,苟合非纯士。

嗟哉凭轼生,行见烹齐市。

晴鸠不逐妇,猛虎不食子。

魏国将乐羊,齐人疑吴起。

凶险甚鸟兽,妻子自烹死。

呜呼天壤间,亲无骨肉比。

残毒就功名,于君安可恃。

中山昔置相,尝取放麑翁。

异类犹有恩,事君必致忠。

形式: 古风

杂诗(其二十三)

姬旦相孺子,不为召公知。

洛阳贾年少,岂免绛灌疑。

论远必为迂,举高遂有危。

更无反禾风,但起吊湘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