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皎然灵一时,还有屈于诗。
世岂无英主,天何惜大师。
道终归正始,心莫问多岐。
览卷堪惊立,贞风喜未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所作,名为《寄文秀大师》。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佛学大师文秀的崇敬之情,以及他对于佛法真理的追寻和向往。
"皎然灵一时,有屈于诗" 表示诗人在一个宁静的时刻,心中充满了灵感,想要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但又觉得言语不足以完全表达内心的丰富情感。
"世岂无英主,天何惜大师" 这两句反映出诗人对于现世是否有真正理解和珍惜佛学大师智慧的疑问。这里的“英主”指的是具有高尚品格和远见卓识的君主或领导者。
"道终归正始,心莫问多岐" 强调了诗人对于回归到正统真理的渴望,以及内心不再质疑迷茫,只是专注于寻求佛法真谛的决心。
"览卷堪惊立,贞风喜未衰" 描述了诗人阅读大师著作时的心情,感到惊讶和敬畏之情,内心充满了清净正直之风,这份喜悦并没有减退。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佛学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知识与智慧的尊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唐代文人对于宗教文化的追求和敬仰。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当时六祖在黄梅,五百人中眼独开。
入室偈闻传绝唱,升堂客谩恃多才。
铁牛无用成真角,石女能生是圣胎。
闻说欲抛经论去,莫教惆怅却空回。
六十八去七十岁,与师年鬓不争多。
谁言生死无消处,还有修行那得何。
开士安能穷好恶,故人堪忆旧经过。
会归原上焚身后,一阵灰飞也任他。
折槛意何如,平安信不虚。
近来焚谏草,深去觅山居。
志定荣枯外,身全宠辱馀。
分明知在处,难寄乱离书。
闻思相送后,幽院闭苔钱。
使我吟还废,闻君病未痊。
听秋唯困坐,怕客但佯眠。
可惜东窗月,无寥过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