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光景不留人易老,恨无羽翼出尘埃。
世间那有飞升药,且傍汀洲采菊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感叹岁月匆匆,人生易老。他渴望能够超脱尘世的束缚,拥有飞翔的能力,但现实中并无这样的仙丹灵药。因此,他选择在汀洲之上采摘菊花,享受自然的宁静,暂且忘却尘世烦恼。诗人以淡泊的心态,寄情于自然,体现了宋代士大夫在面对生活压力时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怀。
不详
宋元丰二年(1079年)探花,授官湖州掌书记。历任礼部贡院检点官、越州、温州通判、左司谏等职。为人谦和,不争财物,闲居矜庄自持,不苟言谈,通《易经于书法,造诣亦颇深。真迹传世唯《仲冬严寒帖》。李纲曰:“了翁书法,不循古人格辙,自有一种风味。观其书,可以知气节之劲也。”邓肃曰:“开卷凛然,铜筋铁骨,洗空千古,侧眉之态,盖鲁公之后一人而已。”明陶宗仪曰:“精劲萧散,有《兰亭》典型”。由是观之,其书法出神入化,可谓高妙矣
谁把平毡水上开,坐看飞絮扑琼台。
酒豪耳热笙歌沸,应怪幽人此地来。
传老东山水上浮,玄沙六月雪重裘。
旧来消息今何在,千里桐江月满楼。
胜事荒湮久,高城观阁宜。
均劳青琐客,馀事海山诗。
大士游方兴尽回,家山风月绝尘埃。
杖头多少闲田地,挑取华严入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