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谁把平毡水上开,坐看飞絮扑琼台。
酒豪耳热笙歌沸,应怪幽人此地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图。首句“谁把平毡水上开”以奇特的想象,将雪花比喻为平铺的毡毯在水面飘落,形象生动,富有动态感。次句“坐看飞絮扑琼台”进一步描绘了雪花纷飞如白絮,落在犹如玉砌的琼台(冰雪覆盖的平台)上的景象,营造出清冷而宁静的氛围。
第三句“酒豪耳热笙歌沸”,则转向了热闹的一面,描述了刘太守宴饮欢歌的场景,酒量豪爽的人们在热烈的音乐声中畅饮,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一句“应怪幽人此地来”,诗人自嘲为“幽人”,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乐,却独自来到这雪景中的超然态度,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隐逸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借景抒怀的手法,展现了宋人对冬日雪景的独特感受,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寓含了诗人自身的内心世界。
不详
宋元丰二年(1079年)探花,授官湖州掌书记。历任礼部贡院检点官、越州、温州通判、左司谏等职。为人谦和,不争财物,闲居矜庄自持,不苟言谈,通《易经于书法,造诣亦颇深。真迹传世唯《仲冬严寒帖》。李纲曰:“了翁书法,不循古人格辙,自有一种风味。观其书,可以知气节之劲也。”邓肃曰:“开卷凛然,铜筋铁骨,洗空千古,侧眉之态,盖鲁公之后一人而已。”明陶宗仪曰:“精劲萧散,有《兰亭》典型”。由是观之,其书法出神入化,可谓高妙矣
传老东山水上浮,玄沙六月雪重裘。
旧来消息今何在,千里桐江月满楼。
胜事荒湮久,高城观阁宜。
均劳青琐客,馀事海山诗。
大士游方兴尽回,家山风月绝尘埃。
杖头多少闲田地,挑取华严入岭来。
旧时饶措大,今日壁头陀。
为问安心法,禅儒较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