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风沙遥见说,道路替君愁。
碛夜星垂地,云明火上楼。
征鸿辞塞雪,战马识边秋。
不共将军语,何因有去留。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的忧愁和对远方朋友的深情。"风沙遥见说,道路替君愁"表达了因风沙漫漫而看不清楚路的情况,让人倍感旅途的艰辛与孤独,同时也代替了送别之人的忧愁心情。
"碛夜星垂地,云明火上楼"则是对远方环境的一种描绘,通过星辰低垂和火光在云端闪烁,营造出一种荒凉而又神秘的氛围。"征鸿辞塞雪,战马识边秋"中,“征鸿”指的是大雁南飞,是古人常用来形容离别之情的意象,而“塞雪”和“战马”则勾勒出边塞的荒凉与战争的氛围。
最后两句"不共将军语,何因有去留"表现了诗人与将军之间的情谊深厚,即使不能共同言语,但内心对于离别的不舍和牵挂是如此之重。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是古代送别文学中的上乘之作。
不详
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本人所作
归心常共知,归路不相随。
彼此无依倚,东西又别离。
山花含雨湿,江树近潮欹。
莫恋渔樵兴,生涯各有为。
孤帆几日悬,楚客思飘然。
水宿南湖夜,山离旧国年。
秋风高送雁,寒雨入停蝉。
此去勤书札,时常中路传。
朔野正秋风,前程见碛鸿。
日西身独远,山转路无穷。
树隔高关断,沙连大漠空。
君看河外将,早晚拟平戎。
东堂虽不捷,西去复何愁。
蜀马知归路,巴山似旧游。
星临剑阁动,花落锦江流。
鼓吹青林下,时闻祭武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