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其三)

修水浓青,新条淡绿,翠光交映虚亭。

锦鸳霜鹭,荷径拾幽蘋。

香渡栏干屈曲,红妆映、薄绮疏棂。

风清夜,横塘月满,水净见移星。堪听。

微雨过,媻姗藻荇,琐碎浮萍。

便移转,胡床湘簟方屏。

练霭鳞云旋满,声不断、檐响风铃。

重开宴,瑶池雪沁,山露佛头青。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翻译

修水颜色深青,新抽的枝条淡绿,翠色相互辉映在空旷的亭子中。
锦鸳和白鹭在荷花小径上觅食着幽静的浮萍。
香气弥漫的渡口,栏杆曲折,红衣女子映衬在轻薄的窗帘和稀疏的窗棂上。
清风拂过,夜晚的横塘月色圆满,水面清澈可见星星移动。
微雨过后,水面上藻荇摇曳,浮萍零散。
随意变换坐姿,坐在竹椅湘竹席上,旁边有屏风。
云雾如练,鱼鳞般的云层迅速布满天空,风铃声不绝于耳。
重新开启宴会,仿佛瑶池中的雪水浸润,山间的佛头青翠欲滴。

注释

修水:清澈的修河。
虚亭:空旷的亭子。
锦鸳:彩色鸳鸯。
霜鹭:白色的鹭鸟。
薄绮疏棂:轻薄的窗帘和稀疏的窗格。
移星:移动的星星。
媻姗:缓慢摇曳。
琐碎浮萍:细小的浮萍。
胡床:竹椅。
湘簟:湘竹席。
练霭:如练的云雾。
鳞云:鱼鳞状的云。
瑶池:仙境般的池塘。
佛头青:佛头般的山峰青翠。

鉴赏

这首《满庭芳·其三》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所作,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夏日池塘景色。开篇以"修水浓青,新条淡绿"起笔,生动地展现出水面的深邃与岸边草木的生机。"翠光交映虚亭",写亭子在青翠光影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静谧。

接下来,诗人通过"锦鸳霜鹭,荷径拾幽蘋",描绘了鸳鸯和白鹭在荷花间觅食的场景,增添了自然的和谐与生动。"香渡栏干屈曲,红妆映、薄绮疏棂",则描绘了栏杆曲折、女子红装映照在窗棂上的画面,流露出一丝婉约之美。

"风清夜,横塘月满,水净见移星",夜晚的清风、满月和倒映的星星,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夜景。接着,诗人通过"微雨过,媻姗藻荇,琐碎浮萍",描绘了雨后水面的动态美,藻荇摇曳,浮萍零落,富有诗意。

"便移转,胡床湘簟方屏",暗示了主人在此情境下更换坐具,享受清凉。"练霭鳞云旋满,声不断、檐响风铃",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云雾缭绕,风铃声声,增添了神秘感。

最后,"重开宴,瑶池雪沁,山露佛头青",以宴会的重启和如瑶池仙境般的美景收尾,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黄庭坚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其一)妓女

初绾云鬟,才胜罗绮,便嫌柳陌花街。

占春才子,容易托行媒。

其奈风情债负,烟花部、不免差排。

刘郎恨,桃花片片,随水染尘埃。

风流,贤太守,能笼翠羽,宜醉金钗。

且留取垂杨,掩映厅阶。

直待朱轓去后,从伊便、窄袜弓鞋。

知恩否,朝云暮雨,还向梦中来。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满庭芳(其二)茶

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

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

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

纤纤捧,研膏溅乳,金缕鹧鸪斑。

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

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

搜搅心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

归来晚,文君未寝,相对小窗前。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瑞鹤仙

环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乐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

游也。山肴野蔌,酒洌泉香,沸筹觥也。太守醉也。喧哗众宾欢也。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

形式: 词牌: 瑞鹤仙 押[马]韵

蓦山溪(其三)

山明水秀,尽属诗人道。

应是五陵儿,见衰翁、孤吟绝倒。

一觞一咏,潇洒寄高闲,松月下,竹风间,试想为襟抱。

玉关遥指,万里天衢杳。

笔阵扫秋风,泻珠玑、琅琅皎皎。

卧龙智略,三诏佐升平,烟塞事,玉堂心,频把菱花照。

形式: 词牌: 蓦山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