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到中年万事慵,我今况是六旬翁。
归心已薄西湖水,馀力重修古泮宫。
官里简书尤可畏,案头笔砚岂无功。
迩来士习殊轻峭,愿与醇儒振义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之人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感慨。"人到中年万事慵"一句,直接表达了中年之后,对于世间万事都感到疲惫不堪的心境。而"我今况是六旬翁"则更进一步指出诗人的年龄已经达到六十岁,古代的高龄阶段。
接着,"归心已薄西湖水"表明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日渐淡薄,而"馀力重修古泮宫"则显示出诗人尽管年老,但仍有重新开始、修复过去荣耀的愿望。这里的“古泮宫”可能是诗人心中某种精神寄托或理想的象征。
在"官里简书尤可畏,案头笔砚岂无功"这两句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仕途生活仍有所留恋和自信。尽管官职简册可能让人感到敬畏,但桌上的笔墨仍然能够发挥作用,表明诗人的文采和才华并未减退。
最后,"迩来士习殊轻峭,愿与醇儒振义风"则是诗人对于后学之士的期望。诗人希望能与那些有深厚学问的人一起,使正直的道德风尚得以弘扬。这不仅是对自我的要求,也是对未来世代的美好祝愿。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感受和思考,展现了一个时代背景下士大夫阶层对于人生、学问以及社会责任的深刻反思。
不详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怀古潸然老泪流,依稀见月喘吴牛。
客乡时序留如燕,学舍风波小似舟。
已恨浮云无巧夕,未知后月可中秋。
徐卿忽寄新诗札,正倚双溪叠嶂楼。
静挼秋渌洗荷衣,问隐孤山只鹤随。
得酒可谋千日醉,挂冠犹恨十年迟。
云和家有仙人谱,石鼎今无道士诗。
莫对梅花谈世事,此花曾见太平时。
秋来常为桂花忙,叶叶西风粟粟凉。
奎甫宅中开四树,儒珍园后粲孤芳。
小山招隐人空老,朗月当庭影亦香。
可必明年能赏得,一觞且醉此花旁。
山行龟背路羊肠,伏虎禅师古道场。
老木阴中安御座,白云堆里抚僧床。
勺泉清澈涵秋味,尖塔孤撑界夕阳。
笑月亭空人影散,松风和雨动天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