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诸公谒启母祠

閟宫凌紫微,芳草闭闲扉。

帝子复何在,王孙游不归。

春风鸣玉佩,暮雨拂灵衣。

岂但湘江口,能令怀二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深宫超越紫色天宇,芳香草地紧闭闲门。
昔日的帝王之子又在哪里,游子仍未归来。
春风吹动着玉佩的声响,傍晚的细雨轻拂着仙人的衣物。
这岂只是湘江边,能让人怀念那两位妃子。

注释

閟宫:深宫。
凌:超越。
紫微:紫色天宇(古代星官名,象征帝王)。
芳草:芳香的草地。
闲扉:闲静的门。
帝子:帝王之子。
王孙:贵族子弟或远方游子。
游不归:未归家。
春风:春天的风。
鸣玉佩:玉佩发出的声音。
灵衣:仙人的衣物。
湘江口:湘江边。
怀:怀念。
二妃:指传说中的湘水女神娥皇和女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深静谧的宫廷氛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美好事物的怀念之情。

“閟宫凌紫微,芳草闭闲扉”两句设定了一种超凡脱俗的仙境氛围,其中“閟宫”指的是深居简出的皇宫,“紫微”则是星名,常用来比喻高远不可企及之物。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展现了宫廷的神秘与隔绝。而“芳草闭闲扉”更增添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情感,仿佛连自然界也在守护着这份寂寞。

紧接着,“帝子复何在,王孙游不归”两句则是对过去荣华的追忆。诗人提及“帝子”和“王孙”,这些尊贵之人如今不知身在何处,他们的游乐之地也已不能再次返回,这种设问无疑是一种怀旧之情的流露。

随后,“春风鸣玉佩,暮雨拂灵衣”两句则是对美好事物的赞颂。这里的“春风鸣玉佩”和“暮雨拂灵衣”都是形容自然界中细腻之处,通过声音和触感的描写,使得读者仿佛能听到玉佩在春风中的清脆响声,以及看到雨水轻拂过精致的衣物。这些意象都透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感受。

最后,“岂但湘江口,能令怀二妃”一句则是对传说中美丽故事的一种呼应。在古代传说中,湘江与二妃有关的美丽传说,这里诗人通过提及这一地点,表达了即便是在那样的神话之地,也只能勾起自己对逝去美好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好追忆。

收录诗词(16)

崔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署,唐朝状元、诗人。自幼失去双亲,可谓备尝人世艰难困苦。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科举考试中获得进士第一名,又在殿试中作《奉试明堂火珠》诗。唐玄宗看后大为赞赏,取为状元,官授河内县县尉。可惜,第二年,就病故了。死后只留下一女,名叫“星星”,世人皆以为“曙后一星孤”是谶语

  • 籍贯:宋州宋城县(今河南商丘)
  • 生卒年:?—739年

相关古诗词

奉试明堂火珠

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

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

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

遥知太平代,国宝在名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途中晓发

晓霁长风里,劳歌赴远期。

云轻归海疾,月满下山迟。

旅望因高尽,乡心遇物悲。

故林遥不见,况在落花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缑山庙

遗庙宿阴阴,孤峰映绿林。

步随仙路远,意入道门深。

涧水流年月,山云变古今。

祗闻风竹里,犹有凤笙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

东林气微白,寒鸟急高翔。

吾亦自兹去,北山归草堂。

仲冬正三五,日月遥相望。

萧萧过颍上,昽昽辨少阳。

川冰生积雪,野火出枯桑。

独往路难尽,穷阴人易伤。

伤此无衣客,如何蒙雪霜。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