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杨兵部凝陆歙州参

人皆期七十,才半岂蹉跎。

并出知己泪,自然白发多。

晨兴为谁恸,还坐久滂沱。

论文与晤语,已矣可如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翻译

人们都期望活到七十岁,但实际寿命只有半数,怎能不算虚度光阴。
一同流下了知心朋友的眼泪,自然而然地,白发就多了起来。
早晨醒来为谁如此悲痛,坐下后长久地哭泣不止。
谈论学问和交流话语,一切都已成为过去,又能怎么办呢。

注释

人皆:众人。
期:期望。
七十:七十岁。
才半:只有半数。
蹉跎:虚度光阴。
知己:知心朋友。
泪:眼泪。
自然:自然而然地。
白发:白发。
晨兴:早晨醒来。
为谁:为何。
恸:悲痛。
滂沱:哭泣不止。
论文:谈论学问。
晤语:交流话语。
已矣:已经过去。
如何:怎么办。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表达了对故人去世的深切哀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人皆期七十,才半岂蹉跎”两句,说明人生短暂,计划和愿望往往难以实现。"并出知己泪,自然白发多"表达了悲伤和时光流逝的无奈感受。

"晨兴为谁恸,还坐久滂沱"两句中,“晨兴”指的是清晨醒来时的哀愁,而“还坐”则是指在座位上久久不能平复的情绪。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展现了内心深处的悲痛和不舍。

最后两句"论文与晤语,已矣可如何"中,“论文”可能是指对逝者的怀念和纪念,而“晤语”则是生前与故人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已矣"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宿命感,"可如何"则是诗人在面对失去亲朋的痛苦中所发出的无助之声。

这首诗语言质朴而情深,用词精炼且富有意境,通过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悼,表现了作者对生命、友谊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晋公破贼回重拜台司以诗示幕中宾客愈奉和

南伐旋师太华东,天书夜到册元功。

将军旧压三司贵,相国新兼五等崇。

鹓鹭欲归仙仗里,熊罴还入禁营中。

长惭典午非材职,得就闲官即至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郴州祈雨

乞雨女郎魂,炰羞洁且繁。

庙开鼯鼠叫,神降越巫言。

旱气期销荡,阴官想骏奔。

行看五马入,萧飒已随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酒中留上襄阳李相公

浊水污泥清路尘,还曾同制掌丝纶。

眼穿长讶双鱼断,耳热何辞数爵频。

银烛未销窗送曙,金钗半醉座添春。

知公不久归钧轴,应许闲官寄病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宿龙宫滩

浩浩复汤汤,滩声抑更扬。

奔流疑激电,惊浪似浮霜。

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

如何连晓语,只是说家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