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中留上襄阳李相公

浊水污泥清路尘,还曾同制掌丝纶。

眼穿长讶双鱼断,耳热何辞数爵频。

银烛未销窗送曙,金钗半醉座添春。

知公不久归钧轴,应许闲官寄病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浑浊的水和污秽的泥,洗净了道路的灰尘,我们曾一同执笔撰写机要文书。
长久地期盼书信,却惊讶于消息断绝,即使饮酒频繁,也无法驱散心中的焦虑。
银烛尚未燃尽,窗户透出破晓的光,金钗半垂,酒席上增添了醉意和春色。
我知道你不久将回归朝廷的重要职位,应该会接受这个闲职,让病弱之躯得以安养。

注释

浊水污泥:比喻困难或复杂的情况。
丝纶:古代指皇帝的诏令、机密文件。
眼穿:形容盼望殷切,眼睛都望穿了。
双鱼:古代书信常用鲤鱼形的木板传递,这里代指书信。
钧轴:比喻朝廷或重要职位。
闲官:指职位闲散,无实权但待遇优厚的官职。
病身:指身体不适或有病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作,名为《送襄阳李秀之任》。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友情和对朋友即将离去的不舍。开篇“浊水污泥清路尘”描绘了一种环境,似乎是表达一种复杂的情感状态,而“还曾同制掌丝纶”则显示了与被送之人共同工作、共事的亲密关系。

接下来的“眼穿长讶双鱼断,耳热何辞数爵频”用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朋友即将离去的不舍和担忧,同时也反映出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中“银烛未销窗送曙,金钗半醉座添春”则描绘了一种宴席间的情景,透露出对朋友即将离去的一种不舍之情。

最后,“知公不久归钧轴,应许闲官寄病身”表达了对朋友早日回归的期望,以及希望他能在闲暇时光中恢复健康。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韩愈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高超的文学造诣。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宿龙宫滩

浩浩复汤汤,滩声抑更扬。

奔流疑激电,惊浪似浮霜。

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

如何连晓语,只是说家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晚泊江口

郡城朝解缆,江岸暮依村。

二女竹上泪,孤臣水底魂。

双双归蜇燕,一一叫群猿。

回首那闻语,空看别袖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二首(其一)

定谥芳声远,移封大国新。

巽宫尊长女,台室属良人。

河汉重泉夜,梧桐半树春。

龙轜非厌翟,还辗禁城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二首(其二)

秦地吹箫女,湘波鼓瑟妃。

佩兰初应梦,奔月竟沦辉。

夫族迎魂去,宫官会葬归。

从今沁园草,无复更芳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