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印

问君心印作何颜,心印何人敢授传。

历劫坦然无异色,呼为心印早虚言。

须知本自灵空性,将喻红垆焰里莲。

莫以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心印》由唐代诗人常察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探讨了心印的本质与意义。

首句“问君心印作何颜”,以提问的方式引出主题,引导读者思考心印的形态与表现。接着,“心印何人敢授传”提出疑问,暗示心印并非轻易可得,需要有资格或修为的人才能传授。

“历劫坦然无异色”描绘了心印在经历无数劫难后依然保持不变的特质,展现出其坚定与恒久。“呼为心印早虚言”则指出人们对于心印的称呼可能过于轻率,实际上心印的真谛远非言语所能完全表达。

“须知本自灵空性”揭示了心印的本质在于其内在的灵性和空性,强调了心印与宇宙真理的深刻联系。“将喻红垆焰里莲”运用比喻,将心印比作火焰中的莲花,象征着在炽热的考验中依然能绽放出纯净与美好,进一步阐述了心印的高洁与不凡。

最后,“莫以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告诫人们不能简单地将无心等同于道,真正的道还隔着一层理解与实践的障碍。这句诗提醒读者,追求真理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需要深入探索和实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心印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真理和修行的独到见解,富有哲理意味,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11)

常察(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祖意

祖意如空不是空,灵机争堕有无功。

三贤固未明斯旨,十圣那能达此宗。

透网金鳞犹滞水,回途石马出沙笼。

殷勤为说西来意,莫问西来及与东。

形式: 七言律诗

祖意

迢迢空劫勿能收,岂为尘机作系留。

妙体本来无处所,通身何更问纵由。

灵然一句超群象,迥出三乘不假修。

撒手那边诸圣外,回程堪作火中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尘异

浊者自浊清者清,菩提烦恼等空平。

谁言卞璧无人鉴,我道骊珠到处晶。

万法泯时全体现,三乘分处假安名。

丈夫皆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佛教

三时次第演金言,三世如来亦共宣。

初说有空人皆执,后非空有众皆缘。

龙宫满藏医方义,鹤树终谈理未玄。

真净界中才一念,阎浮早已八千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