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待月不见(其一)

期修玩事在杭州,月夕那知常滞留。

纵有侯芭常载酒,惜无李白共登楼。

蛩催织妇贫非懒,云掩霜娥老似羞。

应笑山翁痴守待,满身风露冷貂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在杭州等待中秋之月的场景。开篇即以“期修玩事在杭州,月夕那知常滞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明月的期待。在这静谧的夜晚,即使有友人侯芭邀约共饮,也不免感到李白般的人物 缺席,共同登楼赏月的意境难以复现。

“蛩催织妇贫非懒,云掩霜娥老似羞”两句则转向生活中的另一面,蟋蟀在夜晚鸣叫,提醒着勤劳的女性纺织之事,这里的“贫非懒”表明她并非懒惰,只是生活所迫。同时,“云掩霜娥老似羞”则形象地描绘了天边飘动的云朵,遮住了月亮,使得那原本清冷的夜色更显得如同老者脸上的羞涩。

最后,“应笑山翁痴守待,满身风露冷貂裘”两句中,诗人自比为痴情的山翁,对美好事物难以释怀,即使是寒冷的夜晚,也要穿着貂裘耐心等待月亮的出现。这样的形象展现了诗人的坚守和对美景的无限向往。

整首诗通过月光、友情、生活琐碎以及个人情感的交织,勾勒出一个既有期待又带有些许孤寂与哀愁的中秋夜晚。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中秋待月不见(其二)

年年待月引壶觞,坐对中庭玉一方。

静夜忽惊云作雨,索居空使客思乡。

荒鸡声续檐花滴,蝴蝶梦回岩桂香。

何处高楼见山阔,快予吹笛据胡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为如镜净上人赋

一片灵台月,圆明适中规。

谁知相对者,曾悟未磨时。

去垢元来净,观空了不疑。

水边閒独立,照见白须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书与士瞻上人十首(其十)

豪气年来渐埽除,箪瓢自乐守臞儒。

江头尽醉唐朝士,泽畔行吟楚大夫。

万里鲲鹏何必羡,一官虮虱不如无。

葛巾草履从人笑,莫问青衫似叶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书与士瞻上人十首(其九)

北风雨后忽南风,顷刻开晴又转东。

后土未乾偏有恨,漏天难补太无功。

小楼兀坐思猿鹤,好客相期避燕鸿。

壁上墨兰香可掬,令人常忆所南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