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冯时行为友人杜如篪所作,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自己隐居生活的满足。诗中通过对比和反衬,展现了诗人的个性与情操。
“迂疏百试百无长”,揭示了诗人在世事上的不屑一顾,以及对于功名利禄之类的淡然态度。"身世从教堕渺茫",则透露出一种对传统教条与俗世观念的疏离感,表现出诗人对个人的自由生活追求。
“老得云山真不恶”,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喜爱和亲近,以及对隐居生涯的向往。"拙凭草树更深藏",则是形象地描绘出诗人隐逸的生活状态,强调其对于世俗羁绊的彻底摆脱。
“三杯且共逢迎酒”,在这里,“三杯”可能暗示着与友人偶尔的欢聚,而“逢迎酒”则是指朋友间相互赠送的酒,这里表达的是诗人对朋友情谊的珍视。"一瓣谁薰知见香",这句话有两种解读:一种可能是说在偶尔的欢聚中,即使是一点点美好的事物,也能被感受到;另一种可能是指即便是在隐居生活中,也能够品味到自然界带来的简单而深远的快乐。
“便肯经年系舟楫”,这里的“舟楫”通常指船只,这里则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继续过着这种自由自在、不受世俗羁绊生活的决心和愿望。"如君惠好实难忘",最后这句话表达了对朋友深厚情谊的记忆,以及对友情的珍贵与难以忘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强调了人际关系中真挚情谊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