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东川.江楼月

嘉陵江岸驿楼中,江在楼前月在空。

月色满床兼满地,江声如鼓复如风。

诚知远近皆三五,但恐阴晴有异同。

万一帝乡还洁白,几人潜傍杏园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在嘉陵江边的驿站楼上,江水在楼前流淌,月亮高悬于空中。
月光洒满了床榻也铺满了地面,江水的声音像鼓声又像风声交响。
确实知道无论远近今天都是十五月圆之夜,只是担心天气阴晴可能有所不同。
万一京城那里月亮依然明亮皎洁,会有多少人悄悄地靠近杏园东边赏月呢?

注释

嘉陵江:中国的一条河流名称。
江:指嘉陵江。
驿楼:古代传递文书的人途中休息或换马的地方。
月:月亮。
月色:月光。
床:这里指代室内空间。
地:地面。
江声:江水流动的声音。
鼓:比喻江水声沉重如同击鼓。
风:比喻江水声轻柔如同风声。
诚知:确实知道。
远近:远处和近处,泛指各地。
三五:农历每月十五,指月圆之夜。
但恐:只是担心。
帝乡:这里指京城、国都。
洁白:这里形容月亮明亮纯净。
几人:多少人。
潜傍:悄悄靠近。
杏园东:杏园的东边,可能指代一个赏月的好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诗人站在嘉陵江岸的驿楼中,窗外的江水在月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而那轮明月则悬挂在空中,它的清辉洒满了整个房间和地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同时,诗人还捕捉到了江水拍打岸边的声音,既像鼓声又似风声,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之美。

在第三句中,“诚知远近皆三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但恐阴晴有异同”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未来天气变化的担忧。最后两句“万一帝乡还洁白,几人潜傍杏园东”中,“帝乡”指的是京城长安,那里是否依旧清洁而美丽?“潜傍杏园东”则是说有人偷偷地在杏园东边徘徊。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远方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关切。

整首诗通过月夜江景,表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使东川.南秦雪

帝城寒尽临寒食,骆谷春深未有春。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飞鸟不飞猿不动,青骢御史上南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使东川.惭问囚

司马子微坛上头,与君深结白云俦。

尚平村落拟连买,王屋山泉为别游。

各待陆浑求一尉,共资三径便同休。

那知今日蜀门路,带月夜行缘问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王侍郎酬广宣上人观放榜后相贺

渥洼徒自有权奇,伯乐书名世始知。

竞走墙前希得俊,高悬日下表无私。

都中纸贵流传后,海外金填姓字时。

珍重刘繇因首荐,为君送和碧云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乐天寻郭道士不遇

昔年我见杯中渡,今日人言鹤上逢。

两虎定随千岁鹿,双林添作几株松。

方瞳应是新烧药,短脚知缘旧施舂。

欲请僧繇远相画,苦愁频变本形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