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东川.惭问囚

司马子微坛上头,与君深结白云俦。

尚平村落拟连买,王屋山泉为别游。

各待陆浑求一尉,共资三径便同休。

那知今日蜀门路,带月夜行缘问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在司马子微的道坛之上,我与你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如同那飘逸的白云。
我们曾计划像尚平那样买下相邻的村落,还打算在王屋山另寻泉源作为我们的别样游历。
我们都期望能在陆浑谋得一个小官职,这样就能共同资助隐居生活的三条小路,从而一起退休归隐。
谁能料到如今我却行走在蜀地的路上,在月光下夜晚赶路,只因要探访被囚的友人。

注释

司马子微:指唐代道士司马承祯,子微是他的字,这里代指高洁的修道之处。
白云俦:白云一般的朋友,比喻超脱世俗、志趣相投的朋友。
尚平:指东汉的向长,他与妻子儿女耕织自给,后欲遍游五岳,遂将家产分与子女,自己离家游历。
王屋山:中国名山,位于河南,此处代表理想的隐居之地。
陆浑:地名,位于今河南嵩县附近,此指寻求一个闲适的小官职。
三径:古代隐士住处的代称,引申为退隐生活。典故出自汉代蒋诩,他在院中开辟三条小径,只与高士来往。
同休:一同退休,指共同隐退。
蜀门路:通往蜀地的道路,这里特指诗人所行的艰难旅程。
带月夜行:趁着月光在夜晚赶路。
缘问囚:因为探访被囚禁的朋友。'缘'在此处意为因为,'问囚'即探望被囚之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名为《使东川》。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渴望团聚之情的诗句。

"司马子微坛上头," 这一句描绘出诗人与朋友在高处相会的情景,司马子微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某个人的名字,这里的“头”字有会面之意。

"与君深结白云俦。"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如同缠绵的白云难以分离,显示出他们之间不羁的友情。

"尚平村落拟连买,王屋山泉为别游。"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计划购买相邻的村庄和山泉,以此作为与朋友共同享受自然之美的去处。

"各待陆浑求一尉,共资三径便同休。" 这里提到了“陆浑”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某种境界,而“三径”则象征着隐逸生活的理想状态,表达了诗人与朋友都在期待着能够找到这样一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方式。

最后两句"那知今日蜀门路,带月夜行缘问囚。" 则透露出诗人的悲凉情绪,他在漫长的蜀门之路上,晚上带着月光独自前行,去探望那些被囚禁的人们。这不仅是对友人的一种牵挂,也反映出诗人对时世的关怀和对弱者的同情。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友谊的珍视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社会关怀的情怀。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和王侍郎酬广宣上人观放榜后相贺

渥洼徒自有权奇,伯乐书名世始知。

竞走墙前希得俊,高悬日下表无私。

都中纸贵流传后,海外金填姓字时。

珍重刘繇因首荐,为君送和碧云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乐天寻郭道士不遇

昔年我见杯中渡,今日人言鹤上逢。

两虎定随千岁鹿,双林添作几株松。

方瞳应是新烧药,短脚知缘旧施舂。

欲请僧繇远相画,苦愁频变本形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和乐天早春见寄

雨香云澹觉微和,谁送春声入棹歌。

萱近北堂穿土早,柳偏东面受风多。

湖添水色消残雪,江送潮头涌漫波。

同受新年不同赏,无由缩地欲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和乐天过秘阁书省旧厅

闻君西省重徘徊,秘阁书房次第开。

壁记欲题三漏合,吏人惊问十年来。

经排蠹简怜初校,芸长陈根识旧栽。

司马见诗心最苦,满身蚊蚋哭烟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