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楚次徐城

去家随旅雁,几日到南荆。

行迈改乡邑,苦辛淹晦明。

畏途在淫雨,未暮息趋程。

穷木对秋馆,寒鸦愁古城。

迷津坐为客,对酒默含情。

感激念知己,匣中孤剑鸣。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离开家乡跟随旅雁,不知何时能到南荆。
行走途中更换乡景,艰辛的日子不分昼夜。
害怕路途中的连绵阴雨,天未黑就急忙赶路。
荒凉的树木环绕秋日馆舍,寒鸦在古老的城池中哀愁。
迷失渡口成了异乡人,对着美酒默默含情。
满怀感激思念知己,剑匣中的孤剑似乎也在共鸣。

注释

去家:离开家乡。
随旅雁:跟随大雁迁徙。
南荆:南方的荆州。
行迈:行走。
乡邑:乡村城镇。
苦辛:艰难辛苦。
淹晦明:不分日夜。
畏途:可怕的路途。
淫雨:连绵的雨。
穷木:荒凉的树木。
秋馆:秋季的馆舍。
寒鸦:寒冷的乌鸦。
古城:古老的城池。
迷津:迷失渡口。
感激:深深感谢。
知己:知心朋友。
匣中孤剑:剑匣中的剑。
鸣:发出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旅途中的怀念与孤独情感。开篇“去家随旅雁,几日到南荆”透露出诗人远离家乡的孤独感,旅雁成为了他思念故土的象征。而“行迈改乡邑,苦辛淹晦明”则表达了旅途中的艰辛和对光阴的无常的感慨。

“畏途在淫雨,未暮息趋程”显示出诗人在恶劣天气中依然坚持前行,没有停歇的决心。接着“穷木对秋馆,寒鸦愁古城”则是景物描写,通过孤独的树木和寒鸦的鸣叫,渲染出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感伤。

“迷津坐为客,对酒默含情”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偶得一处休息之地,以酒来慰藉自己,但却更多的是沉浸于思念之中。最后,“感激念知己,匣中孤剑鸣”则是对远方朋友的怀念和对生命中的孤独与坚持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朋友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切情感。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哭常徵君

万化一朝尽,穷泉悲此君。

如何丹灶术,能误紫芝焚。

不遂苍生望,空留封禅文。

远年随逝水,真气尽浮云。

山闭龙蛇蛰,林寒麋鹿群。

伤心载酒地,仙菊为谁薰。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夏日陪史郎中宴杜郎中果园

何事重逢迎,春醪晚更清。

林端花自老,池上月初明。

路入仙郎次,乌连柱史名。

竹阴疏柰院,山翠傍芜城。

引满不辞醉,风来待曙更。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罢官后酬元校书见赠

心期怅已阻,交道复何如。

自我辞丹阙,惟君到故庐。

忘机贫负米,忆戴出无车。

邻犬吠初服,家人愁斗储。

秋堂入闲夜,云月思离居。

穷巷闻砧冷,荒枝应鹊疏。

宦名随落叶,生事感枯鱼。

临水仍挥手,知音未弃余。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陪郭常侍令公东亭宴集

盛业山河列,重名剑履荣。

珥貂为相子,开閤引时英。

美景池台色,佳期宴赏情。

词人载笔至,仙妓出花迎。

暗竹朱轮转,回塘玉佩鸣。

舞衫招戏蝶,歌扇隔啼莺。

饮德心皆醉,披云兴转清。

不愁欢乐尽,积庆在和羹。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