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常徵君

万化一朝尽,穷泉悲此君。

如何丹灶术,能误紫芝焚。

不遂苍生望,空留封禅文。

远年随逝水,真气尽浮云。

山闭龙蛇蛰,林寒麋鹿群。

伤心载酒地,仙菊为谁薰。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翻译

万物变化在这一刻全部结束,深泉为这孤独的仙人感到悲伤。
丹炉炼药之术为何会让人误入歧途,以至于珍贵的紫芝被焚烧。
未能满足百姓的期待,只留下封禅的文献空谈。
岁月流逝如流水,真气消散在天际的浮云中。
山川沉寂,龙蛇冬眠,森林寒冷,麋鹿成群。
令人伤感的是,曾经饮酒作乐之地,如今仙菊为谁而香薰?

注释

万化:万物变化。
尽:结束。
穷泉:深泉。
悲:为...悲伤。
丹灶术:炼丹术。
紫芝:珍贵的草药。
苍生:百姓。
望:期待。
空留:空有。
封禅文:封禅的文献。
远年:岁月。
逝水:流逝的水。
真气:道家所说的元气。
浮云:天上的云。
龙蛇蛰:龙蛇冬眠。
林寒:森林寒冷。
伤心:伤感。
载酒地:饮酒之地。
仙菊:仙人所爱的菊花。
为谁薰:为谁而香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钱起的作品,名为《哭常徵君》。从词句来看,诗人在表达对逝者常徵君的哀悼之情以及对其技艺失传的悲痛。

"万化一朝尽,穷泉悲此君。" 这两句表明了诗人的深切哀思,认为常徵君的离世使得天地间的一切奇迹都随他而去,留给诗人只有无尽的哀伤。

"如何丹灶术,能误紫芝焚。" 这里的“丹灶术”指的是煅制丹药的技艺,而“紫芝焚”则是指仙草被焚毁。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常徵君失传技艺的惋惜。

"不遂苍生望,空留封禅文。" 这里诗人感叹常徵君无法实现其长生之愿,只留下了一些修炼、封印等道法的文献。

"远年随逝水,真气尽浮云。" 这两句通过“远年”和“逝水”形象,表达了时间流逝和生命易逝的无常感。而“真气尽浮云”则是说常徵君那股修炼得来的真气也随风散去。

"山闭龙蛇蛰,林寒麋鹿群。" 这里的景象描绘了一个荒凉、萧瑟的自然环境,通过“山闭”、“林寒”、“龙蛇蛰”以及“麋鹿群”等意象营造出一股凄清幽冷之气。

"伤心载酒地,仙菊为谁薰。"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在表达自己的哀伤之情,他带着悲痛去喝酒,而那些原本供奉常徵君的菊花,如今也只剩下无人问津的孤独。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对逝者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传统技艺失传的悲伤。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夏日陪史郎中宴杜郎中果园

何事重逢迎,春醪晚更清。

林端花自老,池上月初明。

路入仙郎次,乌连柱史名。

竹阴疏柰院,山翠傍芜城。

引满不辞醉,风来待曙更。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罢官后酬元校书见赠

心期怅已阻,交道复何如。

自我辞丹阙,惟君到故庐。

忘机贫负米,忆戴出无车。

邻犬吠初服,家人愁斗储。

秋堂入闲夜,云月思离居。

穷巷闻砧冷,荒枝应鹊疏。

宦名随落叶,生事感枯鱼。

临水仍挥手,知音未弃余。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陪郭常侍令公东亭宴集

盛业山河列,重名剑履荣。

珥貂为相子,开閤引时英。

美景池台色,佳期宴赏情。

词人载笔至,仙妓出花迎。

暗竹朱轮转,回塘玉佩鸣。

舞衫招戏蝶,歌扇隔啼莺。

饮德心皆醉,披云兴转清。

不愁欢乐尽,积庆在和羹。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宿毕侍御宅

交情频更好,子有古人风。

晤语清霜里,平生苦节同。

心惟二仲合,室乃一瓢空。

落叶寄秋菊,愁云低夜鸿。

薄寒灯影外,残漏雨声中。

明发南昌去,回看御史骢。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