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刘纯父惠布

嘉树种木棉,天何厚八闽。

厥土不宜桑,蚕事殊艰辛。

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

江东得此种,亦可致富殷。

奈何来瘴疠,或者畏苍旻。

吾知饶信间,蚕月如岐邠。

儿童皆衣帛,岂但奉老亲。

妇女贱罗绮,卖丝买金银。

角齿不兼与,天道斯平均。

所以木棉利,不畀江东人。

避秦衣木叶,矧肯羞悬鹑。

天下有元德,孔融愿卜邻。

绨袍望不及,共裘心自仁。

赠我以两端,物意皆可珍。

洁白如雪积,丽密过棉纯。

羔缝不足贵,狐腋难拟伦。

絺纩皆作贡,此物不荐陈。

岂非神禹意,隐匿遗小民。

诗多草木名,笺疏徒谆谆。

国家无楚越,欲识固无因。

剪裁为大裘,穷冬胜三春。

拜嘉重感激,触物尤酸辛。

吁嗟彼寒谷,邹律今不神。

三宫坐穹庐,雨雪或十旬。

安得移此惠,飞到君王身。

塞上寒堕指,挟纩谁为温。

人各赐两端,费银二万斤。

大军四十万,谈笑却胡尘。

感君道义交,何异骨肉亲。

可与知者道,众人笑且嗔。

玉案未能报,琼琚情则真。

春秋二百年,币交几君臣。

季札有赠好,千古尚如新。

形式: 古风

翻译

优良的树木种植了木棉,上天为何如此厚待福建。
那里的土地不适合种桑养蚕,养蚕之事特别艰难。
木棉丰收千株,八口之家便无需担忧贫困。
江东如果引进这种作物,也能变得富饶繁荣。
然而疾病困扰而来,有人畏惧苍天的安排。
我知道饶州和信州之间,养蚕的月份如同岐山邠地。
孩子们都穿上了布衣,不只是为了孝敬老人。
妇女不再向往丝绸罗绮,而是卖丝换取金银。
角齿等物不再兼得,这是天道公平的体现。
因此木棉之利,不给予江东人分享。
躲避秦朝的人披着树叶,怎会嫌弃木棉的粗陋。
天下有美德之人,孔融也愿与之为邻。
虽然未能得到绨袍的馈赠,但人心中充满仁爱。
你赠送我两端布料,心意珍贵无比。
洁白如雪堆积,质地紧密超过棉絮。
即使是羊羔皮也不及其珍贵,狐腋也无法相比。
所有细葛和棉絮都作为贡品,这种布料不常被推荐。
难道不是神禹的意愿,隐藏起来留给百姓。
诗中多用草木之名,但解释起来却难以详尽。
国家不分南北,想要了解这种习俗没有原因。
将它们剪裁成大衣,寒冬也能胜过春天。
我对你的厚爱深感感激,每看到实物都倍感酸楚。
唉,那些寒冷之地,如今邹律的神效已失。
皇宫内宫如同穹庐,雨雪天气长达数十日。
如何能将这恩惠传递,直接降临君王身上。
边塞的寒冷刺骨,谁能提供温暖的棉絮。
每人分得两端布料,耗费白银两万斤。
四十万大军轻松退敌,谈笑间扫除胡尘。
感念你的道义之交,如同骨肉亲情。
此事只与知己共享,他人只会嘲笑或责怪。
无法以玉案回报,但真情实意永存。
历经春秋两百年,多少君臣间的交易。
季札的赠礼之美,至今仍如新一般。

注释

木棉:一种优良的树种,用于纺织。
八闽:古代对福建的称呼。
蚕事:养蚕的事务。
饶信间:指饶州和信州地区。
蚕月:养蚕的季节。
絺纩:细葛和棉絮。
神禹: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
草木名:指诗中提到的各种植物名称。
楚越:古代两个相邻的地域,这里泛指各地。
大裘:大衣。
季札:春秋时期吴国公子,以礼贤下士著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枋得所作的《谢刘纯父惠布》,表达了对友人刘纯父赠送木棉布的深深感激之情。诗中通过对比木棉之利在福建与江东的不同命运,赞扬了刘纯父的慷慨和刘地的适宜种植木棉的自然条件。诗人感慨于木棉带来的温暖和富饶,同时也提及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公平,暗示了木棉对于百姓生活的改善。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刘纯父深厚的情谊,以及对朝廷未能普及这种福祉的遗憾,希望这份恩惠能直接到达君王那里,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温暖。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03)

谢枋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依斋,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

  • 字:君直
  • 号:叠山
  • 籍贯:江西信州弋阳
  • 生卒年:1226~1289年

相关古诗词

谢张四居士惠纸衾

何年捣玉楮,莹洁无滓垽。

清兴厌纯棉,安有尘可振。

夜卧白昼中,冰雪心不紊。

梦觉梅花香,炉红绝烟煴。

疑到玉皇前,俯视日月晕。

人閒绮罗帐,何异锦覆粪。

吾慕忍寒人,从师游鲁邻。

爵禄不可辞,高举已在汶。

独怜无褐民,茅檐冻欲偾。

大裘正万丈,德心欠广运。

天下皆无寒,孔孟有素蕴。

愿与物为春,衾铁吾不愠。

以君志趣高,惠我无俗韵。

缟带执纻衣,侨札真契分。

形式: 古风

谢惠药

雪深不能馋黄精,天寒不能斸茯苓。

瑶草共食何日长,还丹独炼何时成?

如来怜我似鹤形,指挥龙树露神灵。

佛无老死无生灭,何用劳我以长生。

形式: 古风

谢面

丰年自古说来牟,四月麦熟胜秋收。

天厨送食不待求,有面本饦吾何忧。

安得化身为儿童,戏沙作面可报答。

授记或为阿育王,请铸八万四千塔。

形式: 古风

谢黄禅师华严会供食

十兆九万拜,求道心如惔。

毗卢顶上珠,直欲一手探。

天厨送谁馔,众腹岂敢贪。

君有维摩心,作茧怜吴蚕。

八万四千供,只须丈室函。

昔我闻晨钟,今载草堂楠。

流年急如梭,长歌愧仙蓝。

勇寻赵州关,何畏白发鬖!

愿为护法轮,金甲持长锬。

又恐回道人,晚遇黄龙南。

形式: 古风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