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首(其一)

贝阙琳宫紫雾深,凤凰仙乐尚愔愔。

鼎湖往事三千载,石笋青春一万寻。

挺立不教凡草长,削成应免俗尘侵。

霓旌绛节知何处,空有莲花送好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深藏在紫色烟雾中的贝阙琳宫,凤凰仙乐悠扬宁静。
经历了三千年历史的鼎湖往事,石笋依然青春永驻,高耸入云。
它傲然矗立,不容任何平凡草木生长,被削成这样,只为避免世俗尘埃的侵扰。
那霓虹般的旌旗和红色的节仗如今何处?只剩下莲花送出美好的祝愿。

注释

贝阙琳宫:华丽的宫殿。
紫雾:紫色的雾气。
凤凰仙乐:凤凰神灵的美妙音乐。
愔愔:和谐悦耳。
鼎湖:古代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往事:过去的传说或历史。
三千载:三千年。
石笋青春:石笋般长久的青春。
挺立:直立不倒。
凡草:普通草木。
俗尘:世俗尘埃。
霓旌:彩虹般的旗帜。
绛节:红色的节杖。
何处:现在何处。
莲花:象征纯洁的莲花。
好音:吉祥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贝阙琳宫处于紫雾缭绕之中,凤凰与仙乐交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鼎湖往事历经三千年,石笋青春如一万寻之高,突显了时间的沉淀和空间的壮观。诗人通过“挺立不教凡草长,削成应免俗尘侵”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追求,企图借此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净化与升华。

霓旌绛节不知所终,是对仙境之美的一种留恋和向往。而最后一句“空有莲花送好音”,则是对那种美好的声音或氛围的赞美,莲花在这里象征着纯洁与高雅,或许还包含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即逝而不可留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辽阔,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想象力和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7)

孙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桐柏观

玉坛三级接秋空,此是仙家第几重。

羽客有时来驾鹤,王人无岁不投龙。

微吟海月生岩桂,长啸天风起涧松。

司马先生何处去,篆碑犹有白云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去路馀千里,行行雪洒衣。

诸峰何日别,一锡犯寒归。

夜宿谁闻磬,晨斋自采薇。

遥知到禅宇,猿鸟共开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题石桥

六月岩崖似九秋,兴公辞赋好淹留。

杉松迤逦连华顶,钟磬依稀近沃洲。

枕水古碑卿相撰,拂云新刹帝王修。

高僧尽解飞金锡,谁是当年白道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咏华林书院

六阙旌门事若何,诸生常不绝弦歌。

鲤庭共禀诗书训,隐巷齐登俊造科。

宗族有光传孝弟,乡闾无讼化淳和。

芝兰子弟相薰习,金石交朋互切磋。

遥望楚江波迥急,却分庐阜影偏多。

题名石鼓围松桂,讲易高堂绕芰荷。

采药路从洪井出,买书船自孺亭过。

我惭已在瀛洲直,不得西山隐薜萝。

形式: 排律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