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观

玉坛三级接秋空,此是仙家第几重。

羽客有时来驾鹤,王人无岁不投龙。

微吟海月生岩桂,长啸天风起涧松。

司马先生何处去,篆碑犹有白云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意境。"玉坛三级接秋空"一句,将桐柏观的高洁与广阔的秋空相连,营造出一种天人合一的氛围。接下来,"此是仙家第几重",则是在追问这座山在仙界中处于何等级别,显然是一种夸张和推崇之词。

"羽客有时来驾鹤"一句,提到仙人偶尔乘鹤而至,这里“羽客”指的就是那些修炼成仙的人,他们驾着仙鹤,自由自在地穿梭于天地之间。紧接着,“王人无岁不投龙”,则是在说这座山每年都会有君子、贵族之人来此朝拜,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或是修炼之道。

"微吟海月生岩桂,长啸天风起涧松"一段,更是描绘了一幅仙境中的宁静与和谐。诗人在这里用“微吟”、“长啸”来形容山中清幽的气氛,以及桂树、松树生长于山岩之间,受着海月(可能指的是明亮的月光)的滋润和天风的吹拂。

最后,“司马先生何处去,篆碑犹有白云封”,则是在询问一位司马先生(或许是一位隐士、高僧)去了何方,而留下的只是那些刻着文字的石碑,它们被白云围绕,仿佛还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这首诗通过对桐柏观自然景观和神仙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超脱世俗的向往,以及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7)

孙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去路馀千里,行行雪洒衣。

诸峰何日别,一锡犯寒归。

夜宿谁闻磬,晨斋自采薇。

遥知到禅宇,猿鸟共开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题石桥

六月岩崖似九秋,兴公辞赋好淹留。

杉松迤逦连华顶,钟磬依稀近沃洲。

枕水古碑卿相撰,拂云新刹帝王修。

高僧尽解飞金锡,谁是当年白道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咏华林书院

六阙旌门事若何,诸生常不绝弦歌。

鲤庭共禀诗书训,隐巷齐登俊造科。

宗族有光传孝弟,乡闾无讼化淳和。

芝兰子弟相薰习,金石交朋互切磋。

遥望楚江波迥急,却分庐阜影偏多。

题名石鼓围松桂,讲易高堂绕芰荷。

采药路从洪井出,买书船自孺亭过。

我惭已在瀛洲直,不得西山隐薜萝。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诗三首(其三)

黄帝升天去不还,空留片石在人间。

千寻杳杳撑红日,倚云乔木羽林閒。

时人不信飞升路,辙迹龙髯竟可攀。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