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北堂红草盛䒠茸,南湖碧水照芙蓉。
朝游暮起金花尽,渐觉罗裳珠露浓。
自惜妍华三五岁,已叹关山千万重。
人情一去无还日,欲赠怀芳怨不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风光图,融合了对美好时光和人情冷暖的深刻感悟。开篇"北堂红草盛䒠茸,南湖碧水照芙蓉"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勾勒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北堂的红草与南湖的碧水形成鲜明对照,同时又都沐浴在盛开的花朵之中,营造出一种繁华而不失宁静的氛围。
"朝游暮起金花尽,渐觉罗裳珠露浓"两句,则从时间流转的角度,描绘了自然界中生命轮回的一幕。晨昏之间,金黄色的花朵绽放又凋谢,而衣襟上沾湿的露珠则隐喻着时光易逝和物是人非的无常。
"自惜妍华三五岁,已叹关山千万重"一句,诗人表达了对自己青春易逝的哀愁。"妍华"指的是美好的容颜和青春,而"关山千万重"则是比喻人生的艰辛与重重障碍。
最后两句"人情一去无还日,欲赠怀芳怨不逢"表达了诗人对人间情义易散的感慨。"人情一去"强调了一段情谊、一份记忆的不可复返,而"欲赠怀芳怨不逢"则透露了诗人想要留住美好却又无能为力的无奈与悲凉。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感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既有对青春易逝的哀愁,也有对人间情义的珍惜。
不详
唐朝诗人。一名庭芝,汉族。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
鸿鹄振羽翮,翻飞入帝乡。
朝鸣集银树,暝宿下金塘。
日月天门近,风烟夜路长。
自怜穷浦雁,岁岁不随阳。
青楼挂明镜,临照不胜悲。
白发今如此,人生能几时。
秋风下山路,明月上春期。
叹息君恩尽,容颜不可思。
日暮秋风起,关山断别情。
泪随黄叶下,愁向绿樽生。
野路归骖转,河洲宿鸟惊。
宾游宽旅宴,王事促严程。
佳人眠洞房,回首见垂杨。
寒尽鸳鸯被,春生玳瑁床。
庭阴幕青霭,帘影散红芳。
寄语同心伴,迎春且薄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