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王注

已叹漳滨卧,何言驻隙难。

异才伤促短,诸友哭门阑。

古道松声暮,荒阡草色寒。

延陵今葬子,空使鲁人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早已感叹你在漳水边病卧不起,如今又怎能说停留在这缝隙之间有多么困难。
出众的才华令人惋惜生命的短暂,朋友们都在门口痛哭哀悼。
古道上松树傍晚时分发出悲凉的声音,荒芜的小路上草色显得格外凄寒。
延陵季子今天埋葬了你,只让鲁国的人空空地观看这一幕。

注释

漳滨:指漳水边,古时常常用来指代贫病交加的地方。
驻隙难:形容处境艰难,难以停留。
异才:非凡的才能。
促短:寿命短暂。
诸友:众多的朋友。
门阑:家门口,这里指哀悼的场所。
古道:古老的道路。
荒阡:荒芜的小路。
草色寒:草色凄寒,渲染悲凉的气氛。
延陵:春秋时期的吴国公子季札,以贤德著称,这里借指朋友。
葬子:埋葬你,指去世的朋友。
鲁人:鲁国的人,这里泛指旁观者。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司空曙的《哭王注》,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怀念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悲凉心境。

首句“已叹漳滨卧”以漳水为背景,漳滨即指漳河两岸,设想逝者可能已经安息于此。"何言驻隙难"则表达了生者与死者的隔绝,人世间的分别难以跨越。

接下来的“异才伤促短”感叹逝者的才能未能得到充分展现,便匆匆离去,令人痛惜。"诸友哭门阑"描绘了朋友们在逝者家门前悲泣的情景,门阑即是门前的栏杆,这里象征着人们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古道松声暮”则通过夕阳下的古道和松树的吟响,营造出一种萧瑟凄清的氛围。"荒阡草色寒"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悲凉之情,荒阡即是荒废的田野,草色寒冷,传达了一种秋末冬初的萧索景象。

最后两句“延陵今葬子,空使鲁人观”表明逝者被安葬于延陵,而这只不过让过往的人们来瞻仰,徒增哀思。延陵古时为墓地,这里指的可能是某个特定的墓区,而“空使鲁人观”则强调了逝者的遗憾和生者无尽的悲伤。

整首诗以清淡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哀悼逝者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之情。

收录诗词(165)

司空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此从《新唐书》),广平府(今河北省永年县。唐时广平府辖区为现在的广平县和永年县等。依《永年县志》记载,唐朝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为人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有卢纶,钱起,韩翃等。他的诗多幽凄情调,间写乱后的心情。诗中常有好句,如后世传诵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像是不很着力,却是常人心中所有

  • 字: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
  • 籍贯:为今天的永年县)

相关古诗词

病中寄郑十六兄

倦枕欲徐行,开帘秋月明。

手便筇杖冷,头喜葛巾轻。

绿草前侵水,黄花半上城。

虚消此尘景,不见十年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贼平后送人北归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寄卫明府常见短靴褐裘又务持诵是以有末句之赠

柴桑官舍近东林,儿稚初髫即道心。

侧寄绳床嫌凭几,斜安苔帻懒穿簪。

高僧静望山僮逐,走吏喧来水鸭沈。

翠竹黄花皆佛性,莫教尘境误相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寄天台秀师

天台瀑布寺,传有白头师。

幻迹示羸病,空门无住持。

雪晴看鹤去,海夜与龙期。

永愿亲瓶屦,呈功得问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