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天台秀师

天台瀑布寺,传有白头师。

幻迹示羸病,空门无住持。

雪晴看鹤去,海夜与龙期。

永愿亲瓶屦,呈功得问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在天台山的瀑布寺,相传有一位白发高僧。
他以虚弱病态示人,空门中没有固定的主持。
雪后静观仙鹤飞去,深夜里似乎与海中的龙相约。
我愿永远亲近他的瓶与屦,向他请教,解答疑惑。

注释

天台瀑布寺:指浙江天台山的瀑布寺庙。
白头师:年老的僧人,这里指高僧。
幻迹:假象或伪装的样子。
羸病:瘦弱多病。
空门:佛教的别称,指僧侣的生活。
住持:寺庙的主持僧人。
雪晴看鹤去:雪后晴天看仙鹤离去,寓意清修生活。
海夜与龙期:在海夜与龙相约,象征与神秘、超自然力量的沟通。
亲瓶屦:亲近僧人的生活用品,瓶用于化缘,屦为鞋子,代指僧侣生活。
呈功得问疑:展示修行的成果,并得到解答疑惑的机会。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司空曙所作,名为《寄天台秀师》。从艺术风格和语言表达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佛学素养和超脱世俗的心境。

"天台瀑布寺,传有白头师。"

这两句开篇即描绘出一幅幽静的山水画卷,天台瀑布寺是唐代著名的佛教圣地,而“白头师”则指的是居住在此的高僧,这里的“白头”更隐喻着岁月的沉淀和修为的深厚。

"幻迹示羸病,空门无住持。"

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佛法奥义的领悟。“幻迹”指的是世间万象皆为空幻,而“羸病”则是比喻人生如梦一场,充满痛苦和迷茫。接着,“空门无住持”深化了这一主题,表明佛教追求的是超越世俗的空性智慧,没有固定的执着。

"雪晴看鹤去,海夜与龙期。"

这两句诗语言优美,意境悠长。“雪晴看鹤去”描绘了一幅冬日景象,鹤在雪后飞翔,象征着超脱尘世的高洁。而“海夜与龙期”则是借用古代传说中的龙来比喻深邃莫测的佛法智慧和诗人对灵山秀色的向往。

"永愿亲瓶屦,呈功得问疑。"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师承的尊崇以及对佛法修持的决心。“永愿亲瓶屦”中,“瓶屦”是古代僧人的居所,这里表示诗人长久地向往和追随高僧的足迹。而“呈功得问疑”则表明了通过修行来解答生命中的种种困惑。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佛学造诣,还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寂静致远的情怀,是一篇集哲理与美感于一身的佳作。

收录诗词(165)

司空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此从《新唐书》),广平府(今河北省永年县。唐时广平府辖区为现在的广平县和永年县等。依《永年县志》记载,唐朝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为人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有卢纶,钱起,韩翃等。他的诗多幽凄情调,间写乱后的心情。诗中常有好句,如后世传诵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像是不很着力,却是常人心中所有

  • 字: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
  • 籍贯:为今天的永年县)

相关古诗词

寄胡居士

日暖风微南陌头,青田红树起春愁。

伯劳相逐行人别,岐路空归野水流。

遍地寻僧同看雪,谁期载酒共登楼。

为言惆怅嵩阳寺,明月高松应独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准上人

昨闻归旧寺,暂别欲经年。

樵客应同步,邻僧定伴禅。

后峰秋有雪,远涧夜鸣泉。

偶与支公论,人间自共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晚秋西省寄上李韩二舍人

昼漏传清唱,天恩禁旅秋。

雁亲承露掌,砧隔曝衣楼。

赐膳中人送,馀香侍女收。

仍闻劳上直,晚步凤池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望水

高楼晴见水,楚色霭相和。

野极空如练,天遥不辨波。

永无人迹到,时有鸟行过。

况是苍茫外,残阳照最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