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寄郑十六兄

倦枕欲徐行,开帘秋月明。

手便筇杖冷,头喜葛巾轻。

绿草前侵水,黄花半上城。

虚消此尘景,不见十年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司空曙的作品,名为《病中寄郑十六兄》。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颇具特色,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鉴赏。

首先,诗人通过“倦枕欲徐行”表现出一种疲惫不堪、无力举动的状态,这是由病中所致,显示了诗人的身体状况。紧接着,“开帘秋月明”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秋夜的明月透过窗帘洒落在室内,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平和的氛围。

“手便筇杖冷,头喜葛巾轻”一句,诗人借由对生活中细微之物的感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筇杖,即竹制的拐杖,是老人的随身之物,而诗人在此提及它的“冷”,不仅是物理上的寒凉,也可能象征着孤独和寂寞。而头上戴着的葛巾(一种用植物纤维编织而成的头巾)轻柔舒适,给了诗人一丝慰藉。

接下来的“绿草前侵水,黄花半上城”则描绘了一幅秋景图。绿草和黄花分别象征着生长与衰败,这种自然界的变化与诗人的病中之感相呼应,表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最后,“虚消此尘景,不见十年兄”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亲人兄弟的思念。这里的“十年兄”是指与自己关系深厚、如同手足般的兄弟,而现在却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相见,这种隔绝带给诗人的情感上的空虚和寂寞。

总体来看,司空曙通过这首诗传达了病中之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以及对亲情的渴望与怀念。诗中的意境既有明显的秋夜之感,又不乏深沉的人生哀愁和个人情感的体验,展示了古典诗词在表达复杂情感方面的独特魅力。

收录诗词(165)

司空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此从《新唐书》),广平府(今河北省永年县。唐时广平府辖区为现在的广平县和永年县等。依《永年县志》记载,唐朝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为人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有卢纶,钱起,韩翃等。他的诗多幽凄情调,间写乱后的心情。诗中常有好句,如后世传诵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像是不很着力,却是常人心中所有

  • 字: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
  • 籍贯:为今天的永年县)

相关古诗词

贼平后送人北归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寄卫明府常见短靴褐裘又务持诵是以有末句之赠

柴桑官舍近东林,儿稚初髫即道心。

侧寄绳床嫌凭几,斜安苔帻懒穿簪。

高僧静望山僮逐,走吏喧来水鸭沈。

翠竹黄花皆佛性,莫教尘境误相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寄天台秀师

天台瀑布寺,传有白头师。

幻迹示羸病,空门无住持。

雪晴看鹤去,海夜与龙期。

永愿亲瓶屦,呈功得问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寄胡居士

日暖风微南陌头,青田红树起春愁。

伯劳相逐行人别,岐路空归野水流。

遍地寻僧同看雪,谁期载酒共登楼。

为言惆怅嵩阳寺,明月高松应独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