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平后送人北归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世道动乱时一起逃往南方,时局安定独自北归家乡。
在外流浪头发已变得斑白,回到故乡只见青山依旧。
拂晓的月亮经过破败的营垒,繁星闪烁停留在旧日的关隘。
寒冷的飞鸟与衰败的野草,处处陪伴着我这忧愁的容颜。

注释

世乱:社会动荡不安。
时清:时局清明稳定。
独北还:独自一人返回北方。
他乡:异乡,外地。
旧国:故乡。
晓月:拂晓时的月亮。
残垒:废弃的堡垒,象征战乱后的遗迹。
繁星:众多的星星。
故关:旧日的关隘,指故乡的边关。
寒禽:寒冷天气中的飞鸟,也寓意漂泊无依。
衰草:枯萎的草,象征荒凉。
愁颜:愁苦的面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战乱之后的离别与回归的情景。开篇"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两句,表达了在动荡不安的世界中,与他人一同向南方逃难,而当时局势安定下来后,诗人却独自向北方回到故土。这不仅是对空间方向的转换,更是心灵状态的一种变迁。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两句,则写出了岁月流逝与归乡的情感。"他乡"指的是异地,这里的"生白发"暗示了诗人在异地的艰辛岁月和时光的流逝。而"旧国"则是对故土的深情凝视,"见青山"不仅是目之所及,更是心之所系。青山如故,不变的自然景观与诗人的不变的情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接下来的"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两句,描绘了一种清冷而孤独的夜晚情境。"晓月过残垒"让人联想到战争留下的废墟,而"繁星宿故关"则是对昔日熟悉之地的一种守望。这里的"故关"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也象征着诗人心中的记忆和情感的寄托。

最后的"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两句,则是对自然界中景物与内心哀愁相呼应的一种写照。"寒禽"指的是冬日的鸟儿,而"衰草"则是枯萎之草。这两者在诗人眼里,都成了自己哀愁表情的映射,"处处伴愁颜"则是对这种哀愁心境的一种概括。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个充满哀愁的旅人形象,以及他对于战乱后的世界所持有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165)

司空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此从《新唐书》),广平府(今河北省永年县。唐时广平府辖区为现在的广平县和永年县等。依《永年县志》记载,唐朝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为人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有卢纶,钱起,韩翃等。他的诗多幽凄情调,间写乱后的心情。诗中常有好句,如后世传诵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像是不很着力,却是常人心中所有

  • 字: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
  • 籍贯:为今天的永年县)

相关古诗词

寄卫明府常见短靴褐裘又务持诵是以有末句之赠

柴桑官舍近东林,儿稚初髫即道心。

侧寄绳床嫌凭几,斜安苔帻懒穿簪。

高僧静望山僮逐,走吏喧来水鸭沈。

翠竹黄花皆佛性,莫教尘境误相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寄天台秀师

天台瀑布寺,传有白头师。

幻迹示羸病,空门无住持。

雪晴看鹤去,海夜与龙期。

永愿亲瓶屦,呈功得问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寄胡居士

日暖风微南陌头,青田红树起春愁。

伯劳相逐行人别,岐路空归野水流。

遍地寻僧同看雪,谁期载酒共登楼。

为言惆怅嵩阳寺,明月高松应独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准上人

昨闻归旧寺,暂别欲经年。

樵客应同步,邻僧定伴禅。

后峰秋有雪,远涧夜鸣泉。

偶与支公论,人间自共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