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江上观潮

地卷天回出海东,人间何事可争雄。

千年浪说鸱夷怒,一信全疑渤澥空。

寂静最宜闻夜枕,峥嵘须待驾秋风。

寻思物理真难测,随月亏圆亦未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大地翻腾如画卷般向东延伸,人间万物谁能称霸称雄?
千年流传的传说中,鸱夷之怒令人疑惑,渤海是否真的空荡无物。
在宁静的夜晚,最适合倾听枕边的静谧,唯有秋风才能吹散峥嵘的疑云。
深思自然法则,实在难以捉摸,月亮的盈亏圆缺规律也未能完全理解。

注释

地卷天回:形容大地的运动仿佛卷起天空一般。
鸱夷怒:可能指历史上的某个事件或传说中的愤怒人物。
渤澥空:渤海,这里可能象征大海的空旷或神秘。
物理真难测:指自然界的基本规律难以完全理解和预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襄的《和江上观潮》,通过对潮水壮观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世间纷争的反思。首句“地卷天回出海东”形象地展现了潮水汹涌澎湃的气势,仿佛天地相接,从东海涌来。次句“人间何事可争雄”则引人深思,在这大自然面前,人类的争斗显得多么微不足道。

“千年浪说鸱夷怒,一信全疑渤澥空”运用典故,以鸱夷(古代皮囊,此处指潮水)的怒涛比喻潮水的威力,让人怀疑大海是否真的被填满。这两句寓言性地表达了诗人对潮水力量的惊叹和对未知的疑惑。

“寂静最宜闻夜枕,峥嵘须待驾秋风”描绘了潮水在夜晚静谧无声时的宁静,以及在秋季风起时的壮丽景象,展现出潮水变化多端的一面。

最后两句“寻思物理真难测,随月亏圆亦未通”总结全诗,表达出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探索之难,即使是潮汐涨落这样的现象,也难以完全理解其内在的运行机制。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潮水为载体,寓言人生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自然、追求理性的思想特点。

收录诗词(420)

蔡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字:君谟
  • 籍贯: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
  • 生卒年: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

相关古诗词

和许寺丞泊钓龙台见寄

钓龙台下舣行桡,猎猎船旗待晚潮。

万里征人应怅望,一川秋色正萧条。

雨云来去山明灭,风浪高低日动摇。

有志四方男子事,莫怀乡国便魂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和吴省副北轩湖山之什

谁于素壁写江流,云树疏疏映荻洲。

尽日清虚全却暑,一川摇落似轻秋。

暂逢明画心犹在,终向扁舟老去休。

只有游鯈能自适,莫怀香饵重迟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张唐公约游名园遇雪辄止

京尘官事日区区,拟出芳郊佩一壶。

楼外阴云迎晓合,陌头霏霰与风俱。

翩翩珍骑曾来否,种种名花更在无。

若得纵游休秉烛,月中沈醉倩人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和杜相公谢寄茶

破春龙焙走新茶,尽是西溪近社芽。

才拆缄封思退傅,为留甘旨减藏家。

鲜明香色凝云液,清彻神情敌露华。

却笑虚名陆鸿渐,曾无贤相作诗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