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许寺丞泊钓龙台见寄

钓龙台下舣行桡,猎猎船旗待晚潮。

万里征人应怅望,一川秋色正萧条。

雨云来去山明灭,风浪高低日动摇。

有志四方男子事,莫怀乡国便魂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在钓龙台下停泊小舟,飘扬的船旗等待夜晚的潮水。
远行万里的战士此刻想必满怀惆怅,满眼秋色显得格外凄凉。
乌云时聚时散,山峦忽明忽暗,风浪起伏,阳光在其中摇曳不定。
胸怀大志的四方游子,切勿因思念家乡而心神消沉。

注释

钓龙台:指一个具体的地点,可能是一个观景或钓鱼的地方。
舣:停船靠岸。
桡:船桨。
猎猎:形容旗帜随风飘动的样子。
晚潮:傍晚的潮汐。
征人:出征或远行的人。
怅望:惆怅地远望。
萧条:形容景色凄凉、冷清。
雨云:带有雨水的云层。
明灭:忽明忽暗。
风浪高低:形容风浪的起伏变化。
有志四方:胸怀壮志,志向远大。
魂销:心神消散,情绪低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蔡襄所作的《和许寺丞泊钓龙台见寄》。诗人描绘了在钓龙台下停船的情景,晚潮涌动,船旗猎猎作响,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期待的氛围。他想象着远方的征人此刻可能正怀着思乡之情,望着一川秋色,感叹其萧瑟与寂寥。

接着,诗人通过变幻的雨云和起伏的风浪,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清,日光在其中摇曳不定,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最后,他以激励的口吻劝诫那些有志向四方闯荡的男儿,不必因为一时的离别和对家乡的思念而意志消沉,应该坚韧前行,不畏艰难。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关怀,也有对游子的鼓舞,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内涵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420)

蔡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字:君谟
  • 籍贯: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
  • 生卒年: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

相关古诗词

和吴省副北轩湖山之什

谁于素壁写江流,云树疏疏映荻洲。

尽日清虚全却暑,一川摇落似轻秋。

暂逢明画心犹在,终向扁舟老去休。

只有游鯈能自适,莫怀香饵重迟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张唐公约游名园遇雪辄止

京尘官事日区区,拟出芳郊佩一壶。

楼外阴云迎晓合,陌头霏霰与风俱。

翩翩珍骑曾来否,种种名花更在无。

若得纵游休秉烛,月中沈醉倩人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和杜相公谢寄茶

破春龙焙走新茶,尽是西溪近社芽。

才拆缄封思退傅,为留甘旨减藏家。

鲜明香色凝云液,清彻神情敌露华。

却笑虚名陆鸿渐,曾无贤相作诗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和杨龙图芦雁屏

何事高堂秋思生,野芦寒雁画工精。

风前挺立孤根老,云外相从去意轻。

不似丹青能借色,若逢霜月定闻声。

研桑心术都无取,回望江乡计未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