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诏赋剑州途中鸷兽

剑牙钉舌血毛腥,窥算劳心岂暂停。

不与大朝除患难,惟馀当路食生灵。

从将户口资嚵口,未委三丁税几丁。

今日帝王亲出狩,白云岩下好藏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利剑如牙,舌似钉,满嘴血渍毛发腥,日夜筹谋不停歇。
不助朝廷解危难,只在道上吞食百姓性命。
带领部下充实贪婪之口,不清楚究竟征用了几家的壮丁为税。
如今皇帝亲自出巡狩猎,你这恶霸最好躲进白云岩下藏身。

注释

剑牙:形容剑锋利如野兽之牙。
钉舌:比喻说话尖刻狠毒,或受折磨痛苦至极。
窥算:暗中策划、计算。
劳心:费尽心思。
大朝:指朝廷,中央政权。
除患难:消除国家的灾难和困难。
当路:挡在路上,此处比喻为害一方的恶势力。
食生灵:残害百姓。
从将:率领,指带领手下。
户口:指百姓家庭,这里指征用的对象。
资嚵口:供给贪婪之口,意指满足自己的贪欲。
未委:不清楚,不明白。
帝王:指皇帝。
亲出狩:古代帝王以狩猎为名巡视地方,这里指皇帝亲自巡视。
白云岩:泛指隐秘清幽之地,这里指躲藏的地方。
藏形:隐藏身形,躲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领在执行任务时,面对严酷现实所表现出的内心世界。"剑牙钉舌血毛腥"一句,形象地描述了野兽的凶猛,其象征着战场上的残酷与鲜血。这份暴力和死亡气息,是战争带来的直接后果,也反映出诗人对生命尊严的关注。

"窥算劳心岂暂停"表达了将领在执行任务时,内心的忧虑和计算从不停止,这些心理活动是他面临生死考验时的真实写照。"不与大朝除患难,惟馀当路食生灵"则揭示了战争背后的残酷现实,那就是为了国家的大义而牺牲个体生命,这种牺牲在诗人眼中显得无比沉重。

"从将户口资嚵口,未委三丁税几丁"这两句,通过对军事行动与征税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战争给民众带来的苦难。这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于战乱影响下的民生疾苦深有同情。

最后一句"今日帝王亲出狩,白云岩下好藏形"则是将领在执行任务时,对于皇权的顺从与敬畏之心的表达。同时,这也可能隐含着诗人对现实无奈的逃避心理,或是在战乱中寻找一丝宁静和希望。

总体来看,诗中的每一个字眼都透露出战争的残酷、生命的尊严与民众的苦难,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权力与个体命运关系的思考。

收录诗词(18)

王仁裕(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秦州上邦(天水市秦城区)人的(字德荤),正处于唐末这样一个大分裂的时代。公元905年的秦州,处于攻杀凤翔节度使李昌符、自己做了节度使并且自封为“陇西郡王”、“歧王”的李茂贞的天地,这时二十六岁,为李茂贞属下秦州节度使李继祟幕僚——秦州节度判官。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走上了在前蜀、后唐、后晋、后汉为官,官及翰林学士、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太子少保的仕宦生涯,同时也开始了他勤勉治学、赋诗作文的创作历程,“有诗万余首,勒成百卷”(《旧五代史·传》)

  • 生卒年:880—956

相关古诗词

放猿

放尔丁宁复故林,旧来行处好追寻。

月明巫峡堪怜静,路隔巴山莫厌深。

栖宿免劳青嶂梦,跻攀应惬白云心。

三秋果熟松梢健,任抱高枝彻晓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荆南席上咏胡琴妓二首(其一)

红妆齐抱紫檀槽,一抹朱弦四十条。

湘水淩波惭鼓瑟,秦楼明月罢吹箫。

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

丹禁旧臣来侧耳,骨清神爽似闻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荆南席上咏胡琴妓二首(其二)

玉纤挑落折冰声,散入秋空韵转清。

二五指中句塞雁,十三弦上啭春莺。

谱从陶室偷将妙,曲向秦楼写得成。

无限细腰宫里女,就中偏惬楚王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贺王溥入相

一战文场拔赵旗,便调金鼎佐无为。

白麻骤降恩何极,黄发初闻喜可知。

跋敕案前人到少,筑沙堤上马归迟。

立班始得遥相见,亲洽争如未贵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