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猿

放尔丁宁复故林,旧来行处好追寻。

月明巫峡堪怜静,路隔巴山莫厌深。

栖宿免劳青嶂梦,跻攀应惬白云心。

三秋果熟松梢健,任抱高枝彻晓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温柔地释放你回到那片熟悉的树林,沿着以往走过的路径再次探寻。
月光下巫峡的幽静惹人怜爱,路虽被巴山阻隔也不嫌其深远。
歇息无需在青山之梦中辛劳,攀登应合那片白云的心愿。
待到秋果成熟时松树依然挺拔,任你依偎在高枝上彻夜吟唱。

注释

放尔:释放你。
丁宁:此处指温柔地嘱咐。
故林:熟悉的树林。
旧来:以往。
行处:走过的路径。
月明:月光明亮时。
巫峡:地名,此处代指美丽而幽静的地方。
堪怜:值得怜爱。
静:宁静。
路隔:道路被隔绝。
巴山:地名,泛指险峻的山脉。
莫厌:不嫌弃。
栖宿:歇息停留。
免劳:无需。
青嶂:青山。
梦:这里比喻辛劳的追求。
跻攀:攀登。
惬:满足,合乎心意。
白云心:像白云一样自由高远的心愿。
三秋:秋季的第三个月,泛指秋天。
果熟:果实成熟。
松梢:松树的顶端。
健:健康,此处指挺拔。
任抱:随意依附。
高枝:树的高处枝条。
彻晓:直到天亮。
吟:吟唱,此处指鸟鸣或文人的吟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返回故林,重游旧地的情景。开篇“放尔丁宁复故林,旧来行处好追寻”表达了诗人释放心灵的烦恼,回到熟悉的自然环境中去寻找曾经美好的记忆。

接着,“月明巫峡堪怜静,路隔巴山莫厌深”写出了夜晚时分,诗人在巫峡附近徘徊,感受着清冷的月光和宁静的氛围。这里的“堪怜静”暗示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赞赏,而“路隔巴山莫厌深”则表明了诗人对于深远山峦的向往。

在下一句,“栖宿免劳青嶂梦,跻攀应惬白云心”中,诗人描述自己在青石之上安然入睡,没有劳累,而是沉浸于对高远云端的憧憬。

最后,“三秋果熟松梢健,任抱高枝彻晓吟”则写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松树枝头坚固,诗人随意地拥抱着高高的树枝,一直到清晨吟唱。这一段落笔轻巧,表达了对自然界生命力和季节更迭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切情感以及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自由。

收录诗词(18)

王仁裕(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秦州上邦(天水市秦城区)人的(字德荤),正处于唐末这样一个大分裂的时代。公元905年的秦州,处于攻杀凤翔节度使李昌符、自己做了节度使并且自封为“陇西郡王”、“歧王”的李茂贞的天地,这时二十六岁,为李茂贞属下秦州节度使李继祟幕僚——秦州节度判官。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走上了在前蜀、后唐、后晋、后汉为官,官及翰林学士、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太子少保的仕宦生涯,同时也开始了他勤勉治学、赋诗作文的创作历程,“有诗万余首,勒成百卷”(《旧五代史·传》)

  • 生卒年:880—956

相关古诗词

荆南席上咏胡琴妓二首(其一)

红妆齐抱紫檀槽,一抹朱弦四十条。

湘水淩波惭鼓瑟,秦楼明月罢吹箫。

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

丹禁旧臣来侧耳,骨清神爽似闻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荆南席上咏胡琴妓二首(其二)

玉纤挑落折冰声,散入秋空韵转清。

二五指中句塞雁,十三弦上啭春莺。

谱从陶室偷将妙,曲向秦楼写得成。

无限细腰宫里女,就中偏惬楚王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贺王溥入相

一战文场拔赵旗,便调金鼎佐无为。

白麻骤降恩何极,黄发初闻喜可知。

跋敕案前人到少,筑沙堤上马归迟。

立班始得遥相见,亲洽争如未贵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遇放猿再作

嶓冢祠前汉水滨,饮猿连臂下嶙峋。

渐来子细窥行客,认得依稀是野宾。

月宿纵劳羁绁梦,松餐非复稻粱身。

数声肠断和云叫,识是前时旧主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