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马和公仪

烟火千门晓欲开,王花骄马肯徘徊。

井闾已是经时隔,亲旧全如远别来。

帝阙重看多气象,天街新霁少尘埃。

振冠浣服无容久,便见池门放榜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清晨的烟火照亮了千家万户,即将打开新的一天,贵族的车马似乎也犹豫不前。
经历了长久的间隔,邻里之间的交往已经不如往昔,亲朋好友仿佛都像久别重逢一样陌生。
再次仰望皇宫,气象万千,经过雨后天晴,街道上少了尘埃。
整理好衣冠洗净双手,我不愿停留太久,因为池门外已传来录取名单催促的声音。

注释

烟火:形容节日或庆典时的热闹景象。
晓:清晨。
王花:指皇家的花卉,象征尊贵。
骄马:指贵族乘坐的骏马。
徘徊:犹豫不前。
井闾:古代居民区,这里指邻里。
经时:经过了一段时间。
亲旧:亲戚朋友。
远别来:如同久别重逢。
帝阙:皇宫。
气象:景象,气象万千。
新霁:雨后初晴。
少尘埃:街道干净,尘土较少。
振冠浣服:整理衣冠,洗净衣物。
无容久:不愿停留。
池门:可能指学府或考试地点。
放榜催:公布录取名单的催促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早春黎明时分的京城景象,以及诗人与友人公仪的离别之情。首句"烟火千门晓欲开",以烟火点点的晨曦中城市门楼即将开启,展现出繁华都市的生机与活力。"王花骄马肯徘徊",王花(牡丹)盛开,骏马在街头驻足,寓言着诗人与公仪的依依惜别。

接下来的两句"井闾已是经时隔,亲旧全如远别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与亲友久别重逢的遥远感。"帝阙重看多气象",诗人再次凝望皇宫,感叹其气象万千,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天街新霁少尘埃",雨后天街清新,尘埃减少,象征着心境的净化和期待。

最后两句"振冠浣服无容久,便见池门放榜催",诗人表示自己整理衣冠,准备离去,暗示考试结果即将公布,池门(科举考试之地)的榜单催促着他启程。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上元夕有怀韩子华阁老

一岁老一岁,新年思旧年。

东楼尝共望,九陌听争先。

白发更中笑,舞姝应转妍。

追随都已倦,强对月明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上元从主人登尚书省东楼

阊阖前临万岁山,烛龙衔火夜珠还。

高楼迥出星辰里,曲盖遥瞻紫翠间。

轣辘车声碾明月,参差莲焰竞红颜。

谁教言语如鹦鹉,便著金笼密锁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上元夜雪有感

去年昭亭阳,今夜苦风雪。

及雪在京城,宵灯亦将灭。

石花广袖轻,梅蕊新妆絜。

匆匆竞还家,陌上乱车辙。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下赤山岭过渡至石子涧别施八评事

三年守庐次,两回来涧边。

临塘爱鱼乐,近竹见人贤。

今我西归日,逢君小隐年。

重将车马去,惊起野鸥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