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词赋名高身不闲,綵衣如锦度函关。
镜中鸾影胡威去,剑外花归卫玠还。
秋浪远侵黄鹤岭,暮云遥断碧鸡山。
时人若问西游客,心在重霄鬓欲斑。
这首词作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作品,名为《送段觉之西蜀结婚》。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远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词赋名高身不闲,綵衣如锦度函关。”这里描绘的是诗人朋友段觉在西蜀结婚时的盛况。"词赋名高"可能是指段觉的文采或声望很高,而"身不闲"则表明他即将踏上旅程,去往他的新生活。"綵衣如锦度函关"形容的是段觉穿着华丽的衣服,象征着新婚的喜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镜中鸾影胡威去,剑外花归卫玠还。”这两句则是诗人对朋友离别时的情感表达。"镜中鸾影"可能指的是某种装饰或象征,而"胡威去"则隐含着一种无法挽留的离别之情。"剑外花归卫玠还"中的"卫玠"可能是地名,整句话则是在描绘段觉离开后的情景,似乎在说他将回到一个充满美好事物的地方。
“秋浪远侵黄鹤岭,暮云遥断碧鸡山。”这里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对朋友离别的惆怅。秋天的波涛侵袭黄鹤岭,暮色中的云朵遥遥断开碧鸡山,给人以孤寂与怀念之情。
“时人若问西游客,心在重霄鬓欲斑。”诗人最后表达了自己对于朋友的牵挂和对远方生活的向往。"时人若问西游客"是说如果有人询问西行者,即将远行的段觉,而"心在重霄鬓欲斑"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不舍与眷恋。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事变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不详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山水引归路,陆郎从此谙。
秋茶垂露细,寒菊带霜甘。
台倚乌龙岭,楼侵白雁潭。
沈公如借问,心在浙河南。
书剑南归去,山扉别几年。
苔侵岩下路,果落洞中泉。
红叶高斋雨,青萝曲槛烟。
宁知远游客,羸马太行前。
云埋阴壑雪凝峰,半壁天台已万重。
人度碧溪疑辍棹,僧归苍岭似闻钟。
暖眠鸂鶒晴滩草,高挂猕猴暮涧松。
曾约共游今独去,赤城西面水溶溶。
山空叶复落,一径下新安。
风急渡溪晚,雪晴归寺寒。
寻云策藤杖,向日倚蒲团。
宁忆西游客,劳劳歌路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