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其十五)送陈起莘归长乐

过了梅花,纵有春风,不如早还。

正燕泥日暖,草绵别路,莺朝烟澹,柳拂征鞍。

黎岭天高,建溪雷吼,归好不知行路难。

龟山下,渐青梅初熟,卢橘犹酸。名场老我闲关。

分岁晚诛茅湖上山。

叹龙舒君去,尚留破砚,鱼轩人老,长把连环。

镜影霜侵,衣痕尘暗,赢得狂名传世间。

君归日,见家林旧竹,为报平安。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翻译

梅花过后就算有春风,也不如尽早回家。
正值燕子衔泥筑巢,春日温暖,路边草木繁茂,黄莺啼鸣在淡烟中,杨柳轻拂过行人的马鞍。
黎岭天空高远,建溪雷声轰鸣,虽然归心似箭,但路途艰难。
龟山脚下,青梅开始成熟,卢橘还未变甜,我在名利场上已感到厌倦。
年终时分,在湖边山上搭建茅屋。
感叹龙舒君离去,留下破损的砚台,鱼轩的人已老,长久握着连环不放。
镜子映照出霜侵的容颜,衣物上积满尘埃,只落得个狂士之名在世间流传。
你归来之日,见到家中老竹,代我向家人报一声平安。

注释

梅花:冬季开花的植物,象征坚韧和早春的到来。
春风:春天的风,象征生机和希望。
燕泥:燕子筑巢用的泥土。
莺朝:早晨的莺鸟叫声。
征鞍:行人的马鞍。
黎岭:地名,可能指某个高山。
建溪:另一地名,可能有溪流。
龟山:具体地名,可能象征长寿或故乡。
卢橘:一种水果,原产自中国南方。
名场:指名声和地位的竞争场所。
湖上山:湖边的山景。
鱼轩:古代贵族出行乘坐的车子。
连环:古代的一种饰品,象征束缚或牵绊。
镜影:镜子中的倒影。
狂名:因行为特立独行而获得的名声。
家林:自家的树林,象征家乡。
平安:问候语,表示安全和健康。

鉴赏

这首《沁园春·其十五》是宋代词人陈人杰所作,以送别友人陈起莘回归长乐为主题。词中描绘了梅花过后春风虽好,但不及早归的情感,通过燕子、暖阳、莺歌柳色等春天景象,渲染出离别的温馨与感伤。词人感叹友人离去后,自己在名利场上淡泊,选择在湖山间度过晚年,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黎岭天高,建溪雷吼”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暗示归途的艰辛,但词人仍鼓励友人享受归乡的喜悦。接下来的“龟山下,渐青梅初熟,卢橘犹酸”,以季节更替寄寓时光流转,提醒友人珍惜眼前的美好。

词的下半部分转向对友人的思念和祝愿,感慨岁月如梭,朋友离散,但仍希望他们的友谊长存。“镜影霜侵,衣痕尘暗”形象地写出词人生活的孤寂,而“赢得狂名传世间”则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狂放态度。最后,词人在友人归家之日,托付竹林传递平安的信息,表达了深深的牵挂和祝福。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有送别的离愁,又有对生活的哲思,展现了词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收录诗词(30)

陈人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陈经国,长乐(今福建福州)南宋词人,同时也是宋代词坛上最短命的词人,享年仅26岁。他现存词作31首,全用《沁园春》调,这是两宋词史上罕见的用调方式

  • 字:刚父
  • 号:龟峰
  • 生卒年:1218-1243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其二十三)

我自无忧,何用攒眉,今忧古忧。

叹风寒楚蜀,百年受病,江分南北,千载归尤。

洛下铜驼,昭陵石马,物不自愁人替愁。

兴亡事,向西风把剑,清泪双流。边头。依旧防秋。

问诸将君恩酬未酬。

怅书生浪说,皇王帝霸,功名已属,韩岳张刘。

不许请缨,犹堪草檄,谁肯种瓜归故邱。

江中蜃,识平生许事,吐气成楼。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二十一)送宗人景召游姑苏

世路如秋,万里萧条,君何所之。

想鲈乡烟水,尚堪垂钓,虎丘泉石,尽可题诗。

橙弄霜黄,芦飘雪白,何处西风无酒旗。

经行地,有会心之事,好吐胸奇。一邱封了要离。

问世上男儿今有谁。

但一尊相属,居然感慨,扁舟独往,可是嵚崎。

齐邸歌鱼,扬州跨鹤,风味浅深君自知。

匆匆去,算梅边春动,又是归期。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八)

记上层楼,与岳阳楼,酾酒赋诗。

望长山远水,荆州形胜,夕阳枯木,六代兴衰。

扶起仲谋,唤回玄德,笑杀景升豚犬儿。

归来也,对西湖叹息,是梦耶非。诸君傅粉涂脂。

问南北战争都不知。

恨孤山霜重,梅凋老叶,平堤雨急,柳泣残丝。

玉垒腾烟,珠淮飞浪,万里腥风吹鼓鼙。

原夫辈,算事今如此,安用毛锥。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十二)吴门怀古

草满姑苏,问讯夫差,今安在哉。

望虎丘苍莽,愁随月上,蠡湖浩渺,兴逐潮来。

自古男儿,可人心事,惆怅要离招不回。

离之后,似舞阳几个,成甚人才。西风斜照徘徊。

比旧日江南尤可哀。

叹茫茫马腹,黄尘如许,纷纷牛背,青眼难开。

应物香销,乐天句杳,无限风情成死灰。

都休问,向客边解后,祗好拈杯。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