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计偕千百数,太半是虚名。
近日逢吾子,中心叹笔精。
众人皆禄位,所贵在诚明。
努力唐虞际,期于大有成。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李觏所作,名为《送彭昱应举》。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朋友彭昱参加科举考试寄予深厚的祝福与期望。
"计偕千百数,太半是虚名。" 这两句点出了当时科举考试中的普遍现象,即很多人的功名都是名不副实的虚名。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揭示了社会现实,也表达了一种对真才学子的渴望。
"近日逢吾子,中心叹笔精。" 这两句则转向个人情感的表达。诗人在近日遇见了彭昱,对其文采和才华给予高度评价,内心充满赞赏之情。
"众人皆禄位,所贵在诚明。" 这两句进一步强调,在科举的竞争中,真正珍贵的是那些既有才能又能保持真诚明达品德的人。
最后两句 "努力唐虞际,期于大有成。" 是对彭昱的勉励和美好祝愿。诗人希望他能够在科举考试中如同古代贤君唐尧、虞舜一般,展现出非凡的才能,最终取得显赫的成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朋友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其美好前程的期许,表达了诗人对真才学子的深切关怀和高尚的理想追求。
不详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六月地欲赤,驱车河朔行。
王师备戎狄,游子念功名。
尽识山川险,深穷彼我情。
归来具封奏,直上请长缨。
野客相知久,年来发渐华。
衣冠从异教,言行似儒家。
通塞随天命,遨游遍海涯。
武夷应有会,好去醉流霞。
畿县官虽小,京华日可亲。
文章成薄俗,交结最难人。
典学应无废,存诚况已纯。
邦工寻尺用,杞梓讵沉沦。
休道南人暖过冬,苦寒今与北方同。
霜严欲裂地到底,日短不行天正中。
谁使智愚相伴老,便将荣辱断还空。
乡愁莫更欺閒客,薄酒从来亦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