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其一)

浮云如浪迹,春色且邢州。

磬折人堪老,萧条客自愁。

孤城山下出,大陆日西流。

请郡终何意,风尘复倦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与社会的复杂情感。首句“浮云如浪迹”,以浮云的无定性比喻人生道路的变幻莫测,暗示了人生的不确定性与漂泊感。接着“春色且邢州”一句,春色象征生机与希望,邢州则可能寓指诗人暂时停留或向往的地方,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磬折人堪老,萧条客自愁。”这两句通过形象的描述,表现了人在世间的辛劳与孤独。磬折,形容人的身体因长时间劳作而弯曲,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萧条,则描绘了客居他乡的孤独与忧愁,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

“孤城山下出,大陆日西流。”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感和时间的无情流逝。孤城山下的景象,给人以荒凉之感,而“大陆日西流”则直接描绘了太阳西落的自然现象,暗喻着时光的不可逆转和生命的短暂。

最后,“请郡终何意,风尘复倦游。”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涯的反思和厌倦。请郡,可能是指请求调任或升迁,但诗人却在思考这背后的真正意义,是否值得为此付出如此多的努力和牺牲。风尘,既可指官场的纷扰,也可指人生的旅途,倦游则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状态的疲惫与不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与反思。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即事(其二)

天涯看薄宦,何以异漂蓬。

才岂分符后,名非荐疏中。

黄尘霾落日,白羽插春风。

闻道渔阳战,方论卫霍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即事(其三)

懒嫚终疑傲,和光意远哉。

元龙无客礼,方朔有仙才。

疾苦褰帷过,风尘领郡来。

那须论往事,作赋柏梁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即事(其四)

使者殊旁午,吾生自不辰。

文章看长物,道路竟何人。

寒食孤城外,襜帷大泽滨。

那堪杨柳色,风雨傍行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寄宗考功(其一)

别离如昨日,岂厌广陵涛。

春色渔阳满,烽烟海上高。

文章回白雪,顾盻解绨袍。

下走犹三辅,萧条欲二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