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氏阅世堂前大桧

君家大桧长百尺,根如车轮身弦直。

壮夫连臂不能抱,孤鹤高飞直上立。

狂风动地舞枝干,大雪翻空洗颜色。

人言此桧三百年,未知昔是何人植。

君家大夫老不遇,一生使气未尝屈。

没身不说归故里,遗爱自知怀旧邑。

此翁此桧两相似,相与阅世何终极。

汝南山浅无良材,栎柱栋椽聊障日。

便令杀身起大厦,亦恐众材无匹敌。

且留枝叶挠云霓,犹得世人长太息。

形式: 古风

翻译

你家那棵大柏树高百尺,根部如同车轮粗壮,躯干挺直如弦。
强壮的男子合抱也难围,孤鹤般独立,直插云霄。
狂风摇撼大地,柏树枝干翩翩起舞,大雪纷飞洗净了它的色彩。
人们说这柏树已三百岁,却不知当初是谁栽种。
你家的大夫一生不得志,从未屈服过他的傲气。
直到去世也不愿回故乡,只留下对旧地的深深怀念。
这位老人和这棵柏树如此相似,共同见证了世事沧桑。
汝南山中木材浅薄,没有优质材料,暂且用栎木做柱梁遮挡阳光。
即使用它建造巍峨大厦,恐怕也无法找到匹配的材料。
暂且让它枝叶伸展触碰云天,还能让世人长久叹息它的壮美。

注释

君家大桧:你家的大柏树。
长百尺:高百尺。
根如车轮:根部如同车轮粗壮。
身弦直:躯干挺直如弦。
孤鹤高飞:孤鹤般独立。
三百年:三百岁。
一生使气:一生傲气。
怀旧邑:对旧地的怀念。
阅世:世事沧桑。
汝南山浅无良材:汝南山中木材浅薄。
栎柱栋椽:栎木做柱梁。
挠云霓:伸展触碰云天。
太息:叹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高大挺拔的桧树,其根深如车轮,躯干笔直,即使是壮汉也难以环抱,象征着主人任氏家族的坚韧和高尚。诗人通过狂风劲吹、大雪覆盖的场景,展现了桧树的顽强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他联想到这桧树已有三百年历史,不知出自何人之手,暗示了任氏家族的悠久传统。

诗中还将任氏家族与桧树相提并论,认为他们同样经历了世事沧桑,但始终保持着不屈的性格。任氏家族的主人一生坎坷,却从未低头,直到去世也不愿返回故乡,其精神如同桧树一般,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诗人感慨,即使南山缺乏优质木材,任氏家族也能以自己的坚韧影响周围,他们的精神力量超越了物质的限制。

最后,诗人希望这棵桧树能继续傲然挺立,其枝叶直指云霄,让后世之人感叹不已,寓意任氏家族的精神将永存世间。整首诗赞美了任氏家族的坚韧品格和桧树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伐双谷

芳兰非不嘉,当门自宜锄。

矧此恶木阴,久妨长者车。

仆夫砺寻斧,告我日方除。

久持不忍意,柯条益扶疏。

植根虽云固,伐去曾须臾。

我涂虽不宽,出入自有馀。

开门听还往,并纳贤与愚。

荒秽一朝尽,来者皆虚徐。

形式: 古风

再次前韵示元老

豪杰多自悟,不待文王兴。

四方有馀师,十室岂无朋。

我老不知时,早岁谁误称。

归来理茅屋,对客食藜蒸。

遇渴即饮水,何尝问淄渑。

冠裳强包裹,毁誉如飞蝇。

植根久已尔,苕颖日自升。

忘我亦忘法,无冰知消冰。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再和十首(其一)

涧草岩花日日开,江南秋尽似春回。

旋开还落无人顾,惟有山蜂暖尚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同子瞻次过远重字韵

孟子自誇心不动,未试永嘉铁轮重。

弟兄六十老病馀,万里同遭海隅送。

长披羊裘类严子,罢食猪肝同闵仲。

大男留处事田亩,幼子随行躬釜瓮。

低眉语笑接邻父,弹指吁嗟到蛮洞。

茅茨一日敢忘葺,桑柘十年须勉种。

来时邂逅得相携,归去逡巡应复从。

莫惊忧患尔来同,久知出处平生共。

虽令子孙治家学,休炫文章供世用。

颍川筑室久未成,夜来忽作西湖梦。

形式: 古风